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的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聚丙烯(Polypropylene,缩写为PIP)是以丙烯为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是通用塑料中的一个重要品种,结构式为:
1953年德国Ziegler等采用R3Al—TiCl4催化体系制得高密度聚乙烯后,曾试图用R3Al—TiCl4为催化剂制取PP,但是只得到了无定形PP,并无工业使用价值。意大利的Natta教授继Ziegler之后对丙烯聚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1954年3月用改进的齐格勒催化剂紫色TiCl3和烷基铝成功地将丙烯聚合成为具有高度立体规整性的聚丙烯。
1957年Montecatini公司利用Natta的成果在意大利Ferrara建成了6000t/a的生产装置,这是世界上第一套PP生产装置,使PP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同年Hercules公司在美国Parlin也建成了9000t/a的生产装置,这是北美第一套PP生产装置。到1962年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也纷纷建厂,相继实现了PP的工业化生产。
2.装置的主要类型
50多年来已有二十几种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路线,各种工艺技术按生产工艺的发展和年代划分,可分为第一代工艺,生产过程包括脱灰和脱无规物,工艺过程复杂,主要是70年代以前的生产工艺,采用第一代催化剂;70年代开发的第二代催化剂使生产工艺中取消了脱灰过程,称为第二代工艺;80年代以后,随着高活性、高等规度(HY/HS)载体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和应用,生产工艺中取消了脱灰和脱无规物,称为第三代工艺;按照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浆液法(也称溶剂法)、本体法、本体和气相组合法、气相法生产工艺。
3.气相法工艺技术特点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引进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均为Himont的Spenpol工艺及三井油化的Hypol工艺,以采用高效载体催化剂、液—气本体聚合方式为主要特征,反应器形式分为环管和立式釜式两种。随着聚丙烯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足气相法聚丙烯生产路线,实践证明了气相法生产方式占地少、投资省、工艺流程简单。
AMOCO气相法的聚丙烯生产工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之一,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少、排污少、产品类型覆盖广等方面特点,该工艺有如下特点:
(1)催化剂活性高
气相法生产工艺中采用的AMOCO专利催化剂CD—CAT,为第四代Z—N催化剂,是一种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聚丙烯用催化剂,允许共聚物中共聚单体的准确接人,采用它生产的聚丙烯具有优良的品质,能生产出高刚性及高抗冲的聚丙烯品种。该催化剂具有可控制性,能控制生成无规物量,保持较高的等规聚丙烯生成。这种高性能的催化剂无需进行预聚合,使工艺和操作简化,废物和副产物少,无需脱除,使得整套装置的投资费用、操作费用及维修费用降低。
(2)反应器设计独特
AMOCO气相法工艺的关键设备聚合反应器设计独特,采用DCS控制、卧式搅拌床式反应器。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近似于活塞流式的运行方式,使反应器内的催化剂与丙烯接触机会更加频繁,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趋于相同,所获得的粉料粒度分布窄,一个活塞流式反应器相当于三个以上全反混式反应器,从而大大地缩短了流程。在生产Hp、RCP产品时完全可以仅用一台反应器,在生产ICP时,两台反应器串联操作,则能生产出具有高性能的抗冲产品。
(3)产品类型覆盖广
该种工艺能够生产出应用范围很广的产品,其中包括注塑、薄膜、涂覆、吹塑、挤出板材、纤维等各种品种,涉及汽车、家电、食品包装、医疗、建筑、水利、交通等各个行业。
由于该工艺的设计的科学性,使其产品在许多方面具有优越性。与采取一般催化剂及工艺生产的产品相比,该产品中各种金属残留物的含量极低,稳定剂用量少,产品颗粒均匀,光洁透明,无气味。
采取高效的CD催化剂及独特的反应器与工艺流程,使生产出的抗冲共聚物,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显示出了较好的硬度与抗冲性能的平衡。纤维级产品如短丝、长丝、无纺布和撕裂膜等具有高韧性、高强度,固色稳定,白度好,并可进行热黏合。薄膜级产品质量均一、光泽度高、加工稳定性好。
(4)牌号切换迅速、过渡料少
这种活塞流式反应器形式有助于提高产品性能,减少过渡时间。与传统的搅拌釜、环管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釜相比,牌号切换快速、简便、产生最少的等外品。
(5)操作安全
由于液态烃存在量相对较少,比起其他的工艺,Amoco气相法工艺流程有其内在的安全性,由于无任何液态物质向环境中排放,所以该工艺对环境无污染,而各种气相物质均排放至火炬。
(6)产品质量稳定
由于采用先进的DCS控制系统及产品质量的优化控制系统,整个工艺过程控制稳定,许多影响产品质量的指标可以通过在线分析直接反馈出来,从开车到现在可以看出,该装置各项工艺指标控制稳定,产品性能均一,各项指标波动小。
(二)装置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
1.组成单元
气相法聚丙烯装置由催化剂进料单元、第一聚合反应单元、反应器粉料输送单元、第二聚合反应单元、粉料脱活及干燥单元、丙烯回收单元、挤压造粒单元、粒料掺合及储存单元、原料精制单元、公用工程单元等10个单元构成。各单元作用分别介绍如下:
(1)催化剂进料单元
主催化剂、三乙基铝和改性剂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第一聚合单元,进行聚合反应,同时进行改性剂的稀释,矿物油的进料以及废催化剂的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