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清华大学设立了油气储运专业,同年增设了石油系。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油气储运则成为石油学院重要的专业学科之一。在石油石化专业学院的成立及成长历程中,西南石油学院、抚顺石油学院等20多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该专业。60年来,为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油气储运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旨在进一步在业界、学界引起对油气储运设施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为促进油气储运专业未来更好地发展达成共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逐年递增。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自1996年由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进口国,2011年,我国年进口石油2.6×108t,占年用油总量的56%以上。因此,油气储运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处于难得的机遇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拥有各类油气管道近10×104km,其中中国石油拥有的管道总里程占65%,中国石化拥有的管道总里程占30%,其他约占5%。预计到2015年,管道里程在此基础上将再增加5×104km。同时,近几年先后建设了镇海、舟山、黄岛、大连等国家储备油库或商业储备油库,总储备量已超过国内需求30d的供给能力。毋庸置疑,油气储运设施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有效保障了国家能源供应,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若油气储运设施发生安全故障,亦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如果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更会对人民生命、环境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危害[1]。因此,在大力建设油气储运设施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其安全的重要性,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从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严格控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避免重特大事故及环境污染的事件发生。
??????? 1油气储运设施的分类
??????? 油气储运设施就是油气的储存和运输设施,在石油工业内部是连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主要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设施。天然气储存设施主要用作供气调峰。短期调峰基本使用输气管道末端储气和储气罐;中长期调峰则需使用地下储气库和各类LNG设施。地下储气库根据地质构造,可以划分为枯竭油气田型、含水层型、盐穴型、岩洞型及废弃矿井型等。LNG储存设施分为地下罐和地上罐,地下罐包括埋置式和池内式;地上罐包括球形罐、单容罐、双容罐、全容罐及膜式罐。油品储存设施主要指油库。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性质,可以划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两大类(图1);根据主要储油方式,可以划分为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油洞库和海上油库等;根据运输方式,可以划分为水运油库、陆运油库和水陆联运油库;根据经营油品的种类,可以划分为原油库、润滑油库、成品油库等。油气运输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当前,应用最多的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根据输送介质的种类,可以划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是油田、炼厂、港口或铁路转运站间原油的重要输送方式,具有管径大、运距长、分输点少的特点;成品油管道将炼厂生产的各种油品运送至油库或转运站,具有输油品种多、批量多、分输点多的特点,一般采用一条管道顺序输送多种油品的工艺[2];陆地大量输送天然气的唯一方式就是管道运输,其特点为运距长、管径大、压力高,并形成大型供气管网系统。
??????? 2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由于国内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和进口油气数量快速上涨,近年来我国油气储运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合理规划建设能源储备设施,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加强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应急能力建设”“;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跨区域骨干输气管网和配气管网建设,初步形成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由此可知,未来我国油气储运设施将继续处于重要的发展期。同时,随着油气储运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若发生大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将会对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和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 2.1储运介质的危险性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后遇点火源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根据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天然气属于甲B类,根据闪点不同,原油和成品油可以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属于可燃及易燃性物质,并且原油和成品油具有易挥发的特点,油品蒸气、天然气常常在油气储运设施区域弥漫、扩散或在低洼处聚集,在空气中只要较小的点燃能量就会使其燃烧,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油品蒸气和天然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当体积分数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一旦被引燃,即可能发生爆炸,且油品与天然气的爆炸范围较宽,爆炸下限体积分数值较低,因此,爆炸危险性也较大。另外,油品挥发蒸气具有毒害性;油品本身具有热膨胀性、静电荷聚集性;部分含水原油具有沸溢性、挥发性、易扩散、流淌性等有害特性;天然气虽属于低毒性物质,但在高体积分数下容易引起人员窒息。
??????? 2.2油气储运设施易构成重大危险源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油气储存和运输规模都在不断增大。油气长输管道具有管径大、压力高、线路长的特点;油库储罐容量不断增大,大型浮顶储罐单罐容积已达15×104m3,油库区域布置储罐数量较为密集,商业储备库或国家储备库容量已达数百万方;目前,LNG接收站储罐单罐容积一般为16×104m3,储存量也很大。因此,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4]和国家安监总局文件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油气储运设施易构成重大危险源。油气储运设施由于自身特点,安全影响因素众多。长输管道沿线经过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出现自然灾害破坏或第三方破坏的概率较高;油库生产运行中受人、物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
??????? 3事故教训
??????? 油气储运设施事故后果严重,风险程度较高,尤其是布置密集的油气储运设施若发生事故,处置不当可能形成多米诺效应,造成连锁反应,加重事故后果。油气储运设施是连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一旦发生事故,将影响上游油田和下游炼化企业的正常生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油气储运设施(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等)发生事故,将导致供应中断,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如2008年初的“冻雨”,曾造成西南电网大面积停电,西南成品油管道几乎因此停运。如果被迫停运,云南省1×104t/d的成品油供应将中断,后果非常严重。对于输油管道而言,泄漏油品还会污染河流、地表和地下含水土层,从而污染饮用水,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很大。在21世纪的前几年,随着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快速发展,相应领域发生的事故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及企业对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油气管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数量明显下降,但很多事故教训值得举一反三。
??????? 3.1大连“7.16”爆炸事故2010年发生的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大火持续燃烧15h,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此次事故原因: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7月15日15:30,“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00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m)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00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00左右,在注入了88m3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注入脱硫剂的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08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同时,103#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事故教训:一是要进一步规范管道加剂输送作业规程,并对添加剂的加注进行科学论证;二是要进一步细化管理,避免信息不畅、协调不力等因素造成安全隐患;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消防、电力等配套设施管理,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3.2大型储罐火灾事故近几年,发生多起大型原油储罐火灾事故,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也为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如2006年8月7日12:20,仪征输油站一座15×104m3原油储罐密封处遭雷击起火,12:40,明火被扑灭。此后,上海白沙湾、浙江镇海的大型油罐发生了数起雷击起火事故,所幸采取措施得当及时扑灭明火,未酿成更大事故。中国石化针对这些事故组织专家开展了专题研讨,查找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形成了大型储罐安全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规定。通过该规定的落实,改进了大型储罐的密封结构,提高了储罐防雷防静电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的配置水平,降低了此类事故发生的概率。
上一篇: 井控冬季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