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企业安全文化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来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文化的程度,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
??????? 当前,油田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安全工作已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安全生产的诸多要素中,安全文化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主导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措施等其他安全要素,决定了安全生产能否真正抓好。对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辽河油田通过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为油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保证。
??????? 1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借鉴
??????? 企业安全文化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企业安全文化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企业安全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及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的建设,沉淀于企业及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
??????????? 因此,可以说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管理的灵魂,当前,有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熟视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矛盾的关键所在。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对整个企业会直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而所谓的安全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要让全员每一分子都参与进来,通过增强岗位员工的事故隐患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和生产协作意识,使“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成为员工安全行为准则。只有使安全生产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安全工作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 例如杜邦公司通过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见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
???????????? 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必须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必须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一个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树立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遵章守纪、自我防范的意识。他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 2 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
??????? “一切为了员工,一切相信员工,一切依靠员工”的人本观念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本准则。因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把安全文化建设做为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才能达到员工“无需要求,无需监督,自觉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的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 2.1 安全教育应温馨化
??????? 良好的安全教育形式不仅能激起人们学习掌握安全法规的热情,也能促进大家在行动上自觉做好安全工作,确保人们的平安和幸福。曾几何时,不时看到在高压电线杆和变压器旁贴着“高压电危险,擅接和盗窃打死人不负责任”和“工人违章作业是自杀,干部违章指挥是杀人”的告示。这些单位搞好安全工作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但似乎给人一种安全工作是非常恐怖和血腥的感觉。不可否认,安全工作做不好是要流血和流泪的,但决不是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更不是恐怖的事情。只要严格按照安全法规和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去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不必用那些过激的言辞和不文明的方式去警醒和教育人们。
??????? 2.2 安全管理要有人情味
???????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设备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许多企业对职工的安全管理“严”字当头,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这无可厚非。但在人们思想十分活跃的今天,仅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安全生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情绪是一把无形的双刃剑,仅靠严格的制度、严格的手段来约束,职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反之,在充满人情、亲情的氛围中工作,职工的情绪就会稳定,心态就会摆正,就会自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比如,我们把职工“全家福”放进生产班组,职工们每天上班前看一眼,仿佛亲人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工作现场,头脑中就会出现亲人的嘱咐:要为作业区、为家庭、为个人注意安全。此举为枯燥乏味的安全工作注入浓浓的“人情味”。如果说制度管理是硬管理,那么人情化管理则是软管理,两者应该达到和谐统一。因此,企业要在严格制度约束的同时,更应该认真揣摩职工的心理需求,在安全管理中多注入一点人情味,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进而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心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