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措施
煤矿井下铺设的瓦斯排放管路中的瓦斯气体流动与管路内壁摩擦可能产生静电,瓦斯管路外部可能有杂散电流通过金属支架等接触体传导至瓦斯管路上,这些静电或杂散电流有可能引起火花引燃管路中的瓦斯。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对瓦斯管路上产生的静电进行防治,使之不产生静电或将产生的静电有效及时的传导至大地,以解决静电对瓦斯排放管路的危害。参考《煤矿安全规程》、《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 20675—1990)》及《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特编制了煤矿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措施。
一、井下瓦斯管路静电的产生
1、瓦斯管路内部的瓦斯气体流动时与管路内壁摩擦产生静电。
2、瓦斯管路周围环境中的杂散电流通过金属支架等接触体传导至瓦斯管路。
3、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电气设备与瓦斯管路距离较近时,发生漏电、短路事故时电火花冲击瓦斯管路,或电缆线路周围产生感应电流影响瓦斯管路。
二、井下瓦斯管路静电防治措施
1、井下瓦斯管路材质必须具有防静电功能,管路内壁表面电阻≤1.0×106Ω,管路外壁表面电阻≤1.0×106Ω。
2、巷道内必须安装喷雾滴水装置,以便增加管路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管路周围环境湿度≥70%、管路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可以有效降低电荷在管路上的积聚能力,也可增加管路与大地间的导流能力。
3、在巷道中安装瓦斯管路时,要在金属支架与管路之间用木材等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瓦斯管路与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电气设备必须分别布置在巷道两侧。若因特殊原因,瓦斯管路与电缆、电气设备距离较近时,要在管路上安装屏蔽装置,防止电缆产生感应电流对瓦斯管路造成危害:
①屏蔽材料应选用有足够机械强度且较细或薄的金属线、网、板(如截面为2.5mm2的裸铜软绞线,22号孔眼为15mm的镀锌钢丝网)等。
②屏蔽材料应安装牢固、定点固定,不应有位移和颤动。
③在屏蔽体的始末端及每隔20—30m的合适位置应作接地装置,屏蔽体接地装置参考第5条标准。
另外,电缆、电气设备发生漏电、短路事故时有可能产生电火花,电火花就有可能传导至距离较近的瓦斯管路,若此时瓦斯管路漏气,电火花就有可能将泄漏的瓦斯点燃。为此,瓦斯管路与电缆、电气设备距离较近时,还要用绝缘护套将此处的瓦斯管路包裹,将两者彻底隔离。
5、在以上措施进行完毕后,即可有效的消除静电对瓦斯管路的危害,此时也可以对管路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但是,若以上措施做的不彻底,管路上已载有的电荷将不能及时通过接地点迅速导入大地,管路上的自由电荷需要静置一定的时间才能导入大地,此时电荷接地时产生的静电火花仍可能造成事故)。
①接地装置可采用井下电气设备接地标准,接地极采用直径不小于35mm2、长度不小于1.5m的镀锌钢管,管上钻不少于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地板,接地连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接地线与接地极、管路的连接处必须全部使用镀锌螺栓、镀锌螺母、镀锌垫圈、镀锌弹垫等紧固装置。
②接地装置安装好后,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0Ω;接地线与螺栓的连接处,其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03Ω,并要使用铜片包垫。
③瓦斯管路在进出瓦斯泵站处、不同爆炸环境的边界、管道分岔处应进行接地,对于长距离的无分支管道,应每隔80—100m安装一处接地装置,接地点选择在管路连接法兰的紧固螺栓上。若管路吊装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小于100Ω时,可以将吊装装置作为接地体使用。
④所有接地极要用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扁钢全部连接成网。
⑤接地极上方必须安装滴灌装置,以便使接地极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⑥对接地电阻及接地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进行测量,只能在管路安装完成、管路内没有瓦斯,或将管路内的瓦斯排放彻底后,方可进行,严禁在管路内有瓦斯的情况下测量电阻值,防止测量电阻值时产生的电荷传入管路,引发瓦斯事故。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