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火灾等并列的矿山建设和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多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引导下,许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科研攻关,在矿山水害防治技术和水害预测理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的煤矿防治水技术和经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针对我国煤矿水文地质复杂和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煤矿防治水方面的成功经验,业界提出了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在突水机理的研究上,曾先后提出了突水系数,等效隔水层和底板隔水层中存在导水裂隙带高度等概念,在预防矿山突水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开始应用井下物探技术,如工作面顶底板音频电透视技术、井下直流电法技术、地质雷达超前探测技术等来探测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到突水机理的研究,在研究、验证预测突水量的数学模型方面有较大进展。
疏干降压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主要技术措施,在很多水患危害较大的矿山得到应用。
堵水截流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方法,我国应用注浆堵水技术始于1950年代中后期。从60年代起在徐州、枣庄等煤矿和张马屯铁矿、水口山铅锌矿等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灰岩地层中成功地建造了大型堵水截流帷幕,取得了良好的堵水效果。
纵横相权 优劣并存
目前,国外在煤矿防治水方面主要采用输干法,即采用地面垂直钻孔,用潜水泵专门疏干含水层。为了适应预先疏干方法,国外生产了高扬程(达1000m)、大排水量(达5000m3/h)、大功率(2000kW)的潜水泵,其疏干工程已逐渐采用自动控制。
有些国家利用挖沟机在松散层中修建帷幕;开挖、护壁、清渣流水作业,是当前国外先进的堵水截流技术。但是,现在国外还没有在岩溶地层中建造大型帷幕的实例。物探技术有较快的发展,如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研究地质雷达对不明水体存在位置、导水裂隙带构造的总体状况进行探测,以及采用井下数字地震仪探测岩层中的应力分布。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国在矿井水害防治方面,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既有处于领先地位的方面,如有较成熟的岩溶水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和措施;也有落后一面,如在物探装备技术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且地域分布辽阔,煤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煤产地的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南方晚二叠世煤田,属于喀斯特水文地质类型煤田,黄淮平原的煤田则受到第四系冲洪积层水的危害,这些煤矿的开采存在着严重的水患。
就目前开采技术水平来说完全避免矿山水害难度较大,若采用合理的开采技术和先进的勘探技术,制定较完善的应急预案,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煤矿水害的发生。
人才匮乏 技术落后
煤矿水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在煤矿防治水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面对近期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事实,我们不得不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煤矿水害防治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矿山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矿山生产过程中对煤矿水害隐患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煤矿水文基础资料不清。由于大多数矿山企业在前几年效益不好,或因机构调整减员增效,部分矿山企业因对专业人员的轻视,减少了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导致企业的防治水技术与管理人员不足。同时面对恶劣的矿山生存条件,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到矿山工作生活。人才的匮乏,使得现有的防治水技术和手段不能充分应用,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危害认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