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职工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煤矿生产大多数是在井下作业、地下开采,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灾害时刻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目前,井下工人超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甚至超过十几小时,这种现象已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大隐患,如何整治井下超时延点现象,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的健康权和休息权,是目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
1 煤矿企业井下工超时延点的原因分析
在煤矿井下工超时延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理由,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①劳动组织与工时利用方面的原因,在井下施工的过程中,每一循环作业的施工工序都是相互衔接的,既有平行作业,又有交叉作业,有时某一施工工序的影响或处理不及时都有可能影响到下一施工工序,影响到整个作业时间。②供电、机械运输设备的影响,煤矿井下作业机械运输设备较多,老化的机械设备如不及时检修和维护,极易影响到生产。③生产单位赶超计划加大了现场工作量,为急于赶产、超产而强压班组计划,加大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都有可能延长工人的井下工作时间。④井下地质条件的变化,煤矿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不可控制的因素较多,当遇到特殊地质条件变化时给工作环境威胁较大,无形当中就加大工人的工作任务。⑤其他方面不可预测的因素造成的工人超时延点。
2 工作超时延点的安全隐患
工作超时延点一方面增加可井下工人的劳动强度,造成工人体力不支,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安全隐患
它所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2.1 工作时间的延长也有背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这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工作制,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三小时,企业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并纠正那种依靠加班延点赶超生产任务的做法。
2.2 形成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强调通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GB/TB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表》中,危险源的共分6种类型,其中心理、生理的危害因素列入其中,其主要包括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等其他负荷超限,从危险源的辨识看,由于工人的长时间的井下作业,超负荷的危害,如:感知的延迟,辨识的错误,甚至产生行为性危害因素,如:操作失控,违章作业等等。
2.3 超时延点造成工人疲劳,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井下工人工作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下降和紊乱,进而导致人为失误和差错的增加,据煤矿事故案例统计分析,有的事故直接原因归于操作者的过度疲劳,在井下生产过程中,由于超时延点,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大,使作业者产生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和意识症状,影响到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而引发事故,具体表现为:①无力感,生理的超负荷,表现一种特殊的感觉,有时工作过程中很难继续坚持,出现体力不支,全身乏力等现象。②注意力的失调,在井下工作较长时间,工人容易过度疲劳,注意力分散并表现为怠慢少动,或者相反产生杂乱的好动,游移不定,产生急躁不安情绪等。③意志的减退,工作时间的延长,人的决心、耐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减退,容易缺乏工作信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往往会产生省劲出现违章的心理。④记忆和思维的故障,由于延点工人可能忘记规程的相关规定,使自己的工作杂乱无序,与此同时也有损于思维过程,出现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⑤产生疲劳和睡意,井下工作岗位要害工种多,一时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延点容易带来过度的疲劳并产生睡意,以至在操作过程中失去控制,出现违章行为。
3 治理延点的相关措施
井下工人的长时间的延点工作,既给职工个人的身体带来伤害,也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有点延点现象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只要加大管理,采取得力的措施,长时间的延点现象就能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延点的措施主要有:①按规程规定标准施工,实行正规循环作业,坚持正常的三班到点交接班制度。②合理优化施工工序,加强工时利用,推行平行交叉作业。③精心组织井下生产,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减少生产过程的影响时间。④改进生产技术,推广机械化,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⑤实行问责制,加大现场监督,追究延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 实现本质安全,必须整治超时延点
煤矿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实现本质安全关键在人,在人一机----环境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因此,人是安全生产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如果超时工作,过度疲劳,不仅表现为身体不适,特别在心理方面,工作水平低下,自我控制能力差,出现意外紧急情况时缺乏随机应变能力,从煤矿特殊生产环境和事故案例的分析来看,只能通过治理超时延点现象,减少“三违”,实施正规循环作业,消除因超时延点带来的安全隐患,才能达到本质安全。天能马庄煤矿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近年来围绕整治井下超时延点现象,矿专门下发整治超时延点的管理规定,当班超过一个小时,当班不记产量,干部按违章论处,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愿望,促进人的发展,作和记官网登录为企业安全发展的核心理念,想方设法为井下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证职工八小时内工作好,八小时外休息好,今年上半年通过治理超时延点现象,井下的“三违”行为大大减少,“三违”人次比去年的同期减少36人次,安全生产步入良性循环,较好地保证了安全生产,截止目前,矿井已实现安全生产7周年之多。
5 建立治理超时延点的长效机制,塑造本质安全人
煤矿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安全生产,达到本质安全,通过治理井下的超时延点现象,减少习惯性“三违”行为,努力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改善工人的井下作业条件,减少工人的劳动时间,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上上下下达成共识,在全矿形成安全观念的共鸣,其次是建立一套治理井下超时延点的监督管理体系,严格考核兑现。当然,治理井下超时延点不是想一时抓一时的事情,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要负责现场的监督落实,通过根治超时延点现象,彻底杜绝“三违”行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力量来自于从事井下的工人,只有把人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培养人的安全意识,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改善人的安全环境,造就人,造福人,才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