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主下山采区二车场工字钢棚段压力较大,棚架变形,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现决定对其进行修复,为保证安全施工,特编制此巷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
维修时,采取由外向里的顺序逐棚进行,严禁分段打节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二、规格尺寸要求
仍采用梯形棚工字钢支护,净宽2.4米,净高2.2米,下宽3.5米。棚距0.5米,梁长2.6米,两帮腿长2.6米,两帮腿蹬劲0.25米/米。两帮及顶板采用川杆、荆芭严密闭帮背顶。川杆间距不大于200毫米,直径不少于40毫米。架棚时必须使用木楔将棚架打紧背牢。棚架之间必须打设不少于两组的撑杆,一组打设于棚梁接口处,另一组打设于其下0.6米处,撑杆直径40~60mm。维修过程中,在巷道下帮预制水沟,其规格尺寸毛断面为:深300mm×宽500mm,混凝土预制后的净断面为:深200mm×宽300mm。混凝土预制水沟厚度100mm,预制坡度为2‰~3‰的流水坡度线。水泥背板盖口。
三、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
1、净宽:巷道中线至任何一帮间距不小于设计的10mm,不大于10mm。
2、净高:净高误差0~+50mm。
3、构件质量:工字钢无弯曲、变形现象,支护强度达到要求。
4、蹬劲:两帮蹬劲符合设计规定。
5、棚梁位置:棚梁应垂直巷道中心线,无歪扭迈步现象,误差不超过±60mm。
6、闭帮背顶:荆笆、川杆闭帮背顶严密,无空帮漏顶现象,所用川杆间距不大于0.2米,川杆直径不小于30mm。
7、柱窝深度:柱窝深度不少于200mm并落到实底上,底软时要穿靴。
8、棚梁接口:棚梁接口必须使用口片,严密合缝,无前穷后缺、抗肩错牙现象。
9、棚距:严格按规格尺寸要求架设。
10、临时轨道: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不大于5mm,软枕间距不大于1米。
11、预制水沟时,严格按现场给定的腰线进行预制。预制前,必须先清净毛水沟内的杂物,确保水沟预制效果。
12、巷道卫生:施工后的巷道无积水、无杂物、无浮碴,换下来的废工字钢在固定地点码放整齐或及时运走,严禁在巷道内乱仍乱放。
四、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提升、运输
1、斜巷运输,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
2、开车前,绞车司机必须检查绞车、钢丝绳、老钩、保险绳、小绞车点子等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信号装置要灵敏可靠,下车时必须先发下车信号,严禁断电放飞车。
4、小绞车应安设牢固,坚持使用档车器、保险绳、护身杆和档车杆。小绞车“四压两戗”点柱必须齐全。
5、小绞车司机、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集中精力听准信号,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6、,斜巷抬掉道车时,必须瞻前顾后,严禁摘钩抬车以免挤伤人。
7、皮带斜巷过往行人及车辆时,两道风门必须随手关闭,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打开。
(二)、维修棚架安全技术措施
1、修棚时,由外向里逐棚进行,严禁分段作业。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去掉浮矸危石,严禁空顶作业,防止落碴伤人,严禁一人作业。
3、维修过程中,发现过往行人要及时制止,确认无问题后,方准通过。
4、修棚前,要首先检查支架损坏情况及其它不安隐患,并打托棚加固附近10米范围内的支架,并按要求使用前探梁和防倒装置。严格执行回一棚架一棚并打临时支护的修棚原则,严禁一次多回棚或不打临时支护回棚,严防回、修棚过程中引起冒顶事故。
5、修棚时,要先靠旧棚梁一端打上临时支柱或打抬棚,再回掉该帮棚腿,然后扩帮、挖柱窝、蹬腿,并用木楔背牢,再用同一方法修另一帮腿;棚修好后,应及时闭帮,遇顶板压力较大地段,应先套临时棚,后修棚。
6、对已修复好的棚架之间,必须打设不少于2组的撑杆,一组打设于棚梁接口处,另一组打设于其下0.4米处,以加固棚架,撑杆直径60~100mm。
7、修棚过程中,如出现顶板来压,有冒落危险又不能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时,应停止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再进行正常工作。
8、处理顶板冒落处,必须用乏木绞架接顶,并有技术熟练工上架绞架,一人架下观天,其他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及时传递木柿及其它用具,严禁支架不接顶。发现险情立即撤人。
9、维修过程中,要有两人以上配合作业,稳抬稳放,防止伤人,且新架棚腿必须立在实底上,并有柱窝。
10、修棚时,必须先修棚后清煤,防止清煤挖脱棚腿造成倒架伤人。
11、维修过程中,班组长必须现场指挥,发现险情必须立即撤人,并报调度室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12、维修时,跟班干部必须紧盯现场,严把安全质量关。
13、对于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大碴块必须用大锤人工碎碴,否则不准装车。严禁碴煤混装。
14、其它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主下山采区二车场作业规程》《工种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