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企业管理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功能。
2、班组具有(小)、(全)、(细)、(实)的特点。
3、电力施工企业的班组是电力施工企业三级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它是完成(施工计划)、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4、班组长是班组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管理者)和(教育者)。
5、劳动保护工作的范围包括:实现(安全生产);预防(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实行(女工保护)等。
6、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公司)级、(工地)级、(班组)级。
7、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安全设施)。
8、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记录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伤亡事故)。
9、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造成伤亡事故的应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10、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1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工作服,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12、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13、质量检验的步骤一般包括(明确质量要求)、(测量试验)、(比较)、(判定)、(处理)。
14、质量检验工作的四个职能是(保证的职能),(预防的职能)、(报告的职能)、(监督的职能)。
15、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等级的划分,按照技术标准的规定分为(优良)、(合格)两级。
16、工程质量评定的程序是先(分项)工程,再(分部)工程,最后是(单位)工程。
17、电力施工企业的施工计划有(年)、(季)综合施工计划和(月)、(旬)施工作业计划等。
18、总体进度计划主要是以(建设顺序)、(单项工程)及主要(单位工程或关键分部、分项工程)为工序进行编制的。
19、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以(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或(大的施工程序)为“工序”编制的。
20、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以(分部分项工程)为主体,以(施工顺序)为基本要素编制的。
21、班组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一般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题检查)。
22、直接工程成本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构成工程的直接成本。
23、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4、班组思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坚持(天天做)、(时时做)、(事事做),不断增强班组的凝聚力,提高班组成员的思想觉悟。
25、班组思想工作的方法有(谈心法)、(讨论法)、(对比法)、(示范法)。
26、对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27、《电力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规定》,工人的技术等级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通过培训,使他们的技术理论和实际技能达到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应知”、“应会”的要求。
28、目标管理具有(目的性)、(清晰性)、(整体性)、(层次性)和(民主性)。
29、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验证由项目部(工程部专工)组织进行,可分为(现场见证)、(检查验收)、(检验或试验记录的)整理、签字等方式。
30、公司管理方针是我公司在(质量)、(环境)、(安全)方面管理工作的宗旨和方向;公司管理方针包括(质量管理方针)、(环境管理方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针)。
31、管理评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每两次评审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32、工程处和班组分别负责新进厂职工的(二级)和(三级)安全教育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
33、安全培训记录由工程处(专职安监员)负责收集整理,交人力资源部存档。环境培训记录分别由(班组)和(工程处)自行保存。
34、凡在有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容器内及潮湿场所或金属器内工作时,均应设(除尘)或(通风装置)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34、在单位工程开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方法、步骤、技术规范、工艺要求、环境要求、重要参数和验收标准。
35、高空作业人员应持有公司颁发的(登高)证,特殊作业人员应持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件。
36、机械设备运行中,操作人员(每班前)必须进行一次例行保养。
37、机械拥有单位根据保养规程和机械设备技术状况编制大型机械设备(月度一、二级)保养计划,报项目部机械部批准,工程部备案后,按计划强制执行。
38、机械拥有单位必须(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检查情况填写“大中型起重机械周安全检查报表”。
39、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进行(停机)修理,严禁机械“带病”运行。
40、施工人员进行危险作业时,应遵守有关的安全规程并按规定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41、施工阶段以(质检单)或(记录)的方式对检验/试验状态进行标识。
42、工程处在施工过程中要按设备、材料特性实施设备材料(防护措施),对设备材料进行维护保养。
43、施工现场的沟道、孔洞、平台、楼梯处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设立明显(标志)和(安全警示牌)。
44、在重要防火部位、建筑物、包装物上设立明确的(禁烟)标志,禁止施工人员流动吸烟或作业边吸烟。
45、特殊高处作业时,在无法搭设脚手架或悬挂安全带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差速自控器)。
46、工程处在施工中发现不合格的设备、材料时,应及时(挂牌)标识,并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书面通知项目部物资公司计划组。
47、由于工程施工原因造成的不符合可采取(返工)、(返修)、(降级使用)等方式进行处置。
48、由供货商原因产生的不符合可采取(退货)、(返修)、(降级)使用等方式进行处置。
49、责任单位实施纠正措施后,于(两天)内通知主管部门进行评审和验证;对甲方及其代表发现的不符合,同时应通知(甲方及其代表)关闭验证。
50、一般项目的作业指导书由(班组技术员)编写;重要施工项目的作业指导书由(专业工程处专工)编制;需单独编制安全措施的施工项目,由(专业工程处技术员)负责编制。
51、作业指导书必须在项目开工前(两周内)编、审、批完。
52、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班组应(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项目部安监部(每季度)应对本项目部所有班组的(安全记录)进行一次检查;专业工程处(每月)对本单位所有班组(安全记录)的抽查次数不少于(一次)。
53、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也可称为“看得见的管理”和“一目了然的管理”。
54、统计方法有(描述性)、(推断性)、(风险性)三种性质。
55、亲和图常用于(归纳)、(整理)由“头脑风暴”法所产生的各种意见。
56、在图纸专业会审提出的问题没有(答复或明确)之前,其涉及到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不能开工。
1、安全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保障职工安全和减轻繁重劳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取的各种技术组织措施的总和。
2、事故:是指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一目的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突然发生与人们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原来的行为暂或永久地停止下来的事件。
3、轻伤:指负伤或需要歇工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工作日的伤害。
4、重伤:指负伤后经医生诊断为残废,或者可能成为残废,或者虽不至于成为残废,但伤势严重的伤害。
5、责任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职或没有尽到责任而造成的事故。
6、职业卫生:是指为消除或减轻作业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危害,防止职工身体健康遭受不良影响,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和。
7、“三票”、“两制”:
两票:工作票、操作票;
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
8、作业性违章:在设计、施工、生产过程中,不遵守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公司所颁发的各项规定、制度和反事故措施,违反保证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及一切不安全行为。
9、装置性违章:生产、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设施及工器具不符合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公司有关规定、技术规程和保证人身安全的各项规定及技术措施的要求,不能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切不安全状态。
10、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的总称,它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观感质量评定:是单位工作竣工后进行的一项重要评定工作,观感质量检查不是单纯的外观检查,而是对工程进行一次宏观的、全面的检查。同时也可核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正确性,以及对分项工程检验评定中还不能检查的项目进行校核。
12、网络计划技术:也叫统筹法,它是对完成一项产品生产或一项工程任务进行统筹安排的科学管理方法。它用网络图形表达一项计划中各个工序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找出其中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向关键工序要时间,向非关键工序要节约”。
13、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是指导施工的主要技术指导性文件之一,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其他技术文件的基本依据,是对整个工程施工各方面的总体概况。
14、质量计划:是针对具体施工项目,为实现该施工项目的质量目标而编制的质量管理控制文件。质量计划是对施工组织设计在某个项目上对质量管理的具体细化和补充。
15、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16、工程分包方:是指在公司或项目部管理下承担工程施工且行政上独立于公司之外的施工单位。
17、纠正:为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即对不符的处置。
18、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9、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0、危险评价: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21、危险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2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发生作用的要素。
2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效率。
上一篇: 公路施工安全技术复习题
下一篇: 建筑安全知识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