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强化本质安全的理念教育。根据矿井的实际,在矿区道路两侧及井口设置统一的宣传标识牌,用于安全文化、安健环质知识的宣传;“煤矿可以做到不死人”及“瓦斯超限就是事故” “只有发现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员工的安全意识。
??????? 2、改进培训方法。每年年初,由矿组织对全矿进行一次培训需求调查,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包括临时工在内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了培训人员、内容和目标。培训坚持从实际、实用、实效、让员工学得懂、记得住等出发,采取集中培训、定期轮训、专业培训、现场实训、案例教育、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实际操作演示等形式方法,分类组织培训,突出应知应会、岗位规范操作、安全技能、业务水平、安全综合素质和动手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并加强培训效果的检查评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班组建设提供素质保障。
??????? 3、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员工素质。素质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多年来,我矿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送出去或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狠抓员工安全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在安全培训上,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培训计划,做到了时间落实、内容落实、教师落实。每年至少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轮训,重要岗位半年进行一次复查考试,并建立健全了安全培训档案。尤其对新招员工和新分大学生,均要举办岗前培训班,签订师徒责任书。
??????? 4、在专业技术培训上,坚持不懈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科技创新创效活动,按时召开科技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有效地促进了员工技术素质的提高,促进了规范操作,促进了岗位安全。矿里与作为员工承办了大中专班,使员工不出矿就可享受到学历升级教育。通过强化培训学习,提高了员工业务素质、技术素质和安全文化素质,改变了员工的不良工作习惯,促进了专业达标,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人才保证。
??????? 5、强化要害工种和一般工种的岗位培训,井下所有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推行一人多证、一专多能,储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要害工种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作表现、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突发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每年任命2-3名“技术标兵”,提高相应的工资待遇,以激励广大员工爱岗、敬业及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 6、严格组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矿里内部组织的各类培训全部实行闭卷考试,低于80分的一律视为不及格,要进行补考。
??????? 7、开展风险评估活动。采用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实现风险的超前预控,提高员工对作业环境安全隐患及险情预兆的认知和可控能力。建立班前风险评估卡,并不断补充、完善班组的风险评估表,定期组织评审,及时对风险的等级进行确认和再学习,实现风险评估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 8、建立了员工报告安全隐患及“三违”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自主反“三违”、查隐患,努力由依靠安监部门抓“三违”、查隐患为主向班组自主查隐患、抓“三违”转变,使不安全因素“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
??????? 9、开展了作业前风险评估活动,每位员工在作业前自觉进行风险评估,工作之前要思考五个问题。即:本人做此项工作有哪些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本人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适当的工具?不恰当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已配戴了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合适不去做。通过坚持这样做,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保障了作业安全。
??????? 10、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 在矿内,要随处可见醒目的安全宣传横幅和牌板。例如:为了能给广大职工提个安全醒,使他们在下井前、升井后接受安全教育,在职工入井必经之处建设一个安全教育通道,把安全教育课堂搬到井口。安全教育通道的所有牌板均采用电脑彩色喷绘精制而成,图文并茂,立意鲜明,突出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这一教育主题。使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职工们在入井前、升井后通过浏览牌板上的教育内容,会进一步感受到安全责任的重大,使自己自觉地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按章作业,从而形成入井前先入“安全教育课堂’、升井后回顾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在会议室制作安全“全家福”牌板,张贴全家福照片,登载亲人安全嘱语。在井下主要运输、行人巷道安装统一规格的灯箱和牌板,书写与绘制安全警句,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