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警钟常鸣
充分利用举办安全教育展览和事故案例分析,提高班组职工的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他们对事故造成的惨痛后果有一种恐惧心理,平时注意安全生产,克服侥幸心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并认真做好班组成员八小时以外的跟踪安全教育,在家属方面大作安全教育文章,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班上一旦发现职工情绪有波动,班后就及时进行家访,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以防“后院起火”影响班组安全生产,使班组安全教育善始善终、常抓不懈。
二、建设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重要的是让“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使广大员工时时、处处、事事都牢记安全,落实行动,每个人都能做到“自主管理”、“三不伤害”,天长日久形成企业固有的安全习惯以及员工头脑中固有的安全意识。在企业内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体系,使其深入每个员工甚至家属心中,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安全管理体系,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员工的自我管理,变领导的监察为员工的安全需要,自觉地追求保护自己身心安全与健康,从而向“我要安全”转化。
通过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加大对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价值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安全是人命关天的问题,形成生命第一的潜意识观念,并认识到人的生命权、安全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安全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当安全观念(意识)文化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会影响到安全行为文化,具备良好的行为文化,剔除不良行为,很多事故就都可以避免了。
其次是提高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全体员工的管理,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和生产目标。要使各职能部门真正对安全生产负起责任,就有一个不断提高企业各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和既务实又有长远意义的安全文化的建设问题。企业管理层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有效的培训教育手段来实现。
再次是推进职工安全素质建设。职工是安全生产的直接操作者,职工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要特别重视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信息,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是职工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动力。通过及时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以及针对性强又及时的班组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活动等,使职工有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科学的态度,养成自觉规范行为的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转变职工的心态和状态,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转变。
三、安全教育到位
企业安全教育从新职工抓起,进矿后上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培训。由矿生产技术部、安全通风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等有关部门的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授课,结合矿生产实际,从行业特殊性到生产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都一一进行详细地讲解,使其从进矿的第一天起就对企业安全生产有个明确的了解,然后通过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企业对新职工如此,对转岗职工同样如此。中途转岗的职工,一律进行岗前培训,尽快熟悉新岗位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经考试合格后,再持证上岗。
四、系统化的培训体系的建立
培训、考核、使用、奖惩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安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培训是企业在用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等方面改革的基础.而培训质量是保证企业各项改革的关键之一。建立一个满足煤矿企业需要.适应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开放的、良性循环的培训体系,使培训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确保安全培训质量。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从而形成完善的循环。
煤矿企业首先应确定培训的方针目标。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改进等诸多环节,只有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相一致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企业安全教育系统的循环,才能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有效运行。
煤矿企业在设计和策划培训时,要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不同的培训层次和不同的培训对象,考虑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要求、专业技术能力、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曾经接受过的培训以及可承受风险等的因素,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选用实践性和实效性强的教材,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学员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员的技能提高,以便有效地保证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