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风险分析
公司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料主要有:甲苯、乙酸乙酯、丁酯类、丁酮等。
甲苯易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
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乙酸乙酯的 蒸气麻醉性强,大量吸入会引起急性中毒。液体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皮炎。液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口服能引起消化道的刺激和腐蚀。
丁酯类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高浓度接触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表现有咽喉干燥、剧咳、胸痛、呼吸困难等。重者缺氧紫绀、昏迷。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蒸气或雾对眼有刺激性;液体溅入眼内,可能引起角膜损伤。液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口服能引起消化道的刺激和腐蚀。慢性影响:反复接触本品,能引起过敏性哮喘。长期低浓度接触,呼吸功能可受到影响
丁酮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并可引起窒息。急性中毒:出现粘膜刺激症状、嗜睡、血压稍升高,心率增快。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昏迷。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事故,对周边会造成影响,属于有条件接受的风险。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避免事故发生。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详见《综合应急预案》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处置程序
3.1信息接收与通报
(1)报警
事发现场人员或目击者或有关值班人员发现中毒事故,首报120、119,然后立即电话内部报警,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为:公司电话******。外部报警电话:火警:119;救护:120。简要说明发生时间,地点,中毒介质,中毒人数、影响范围及程度、人员伤亡等有关情况。
(2)接警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接到事故现场报警后,迅速做出以下反应:
a 问清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及人员伤亡、设施破坏情况,以及汇报人员的姓名、单位、所在位置,并准确详细记录。
b 立即向公司副总指挥汇报中毒事故的简要情况。
c 公司副总指挥立即命令值班员指挥事发现场班组长紧急控制危险源,如危险源难以控制或对控制人员构成威胁后,实施紧急撤离。
d 命令中毒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立即撤离。
e 副总指挥将事发情况向总指挥报告
(3)召集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要迅速到达应急救援指挥部,果断判断应急级别,一旦应急确定为现场或全体应急时,立即发出如下命令:
副总指挥、全体成员到事故现场集中。
各救援组长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根据指挥部命令安排本组成员各就各位,做好应急救援行动准备。
(4)通报及警报
a 公司指挥部值班人员按总指挥命令,将当前事发情况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并做好通知记录。
b 根据总指挥命令,利用广播、电话等形式及在预警区域、边界设立安全警示标牌,将事故、事件预警情况,事故、事件预警级别,警告周边相邻单位、当地政府、相关场所,以便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
3.2信息上报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区别不同的事故类型启动相应的信息传递方式。当发生Ⅰ级中毒事故时,立即启动现场处置,并在1小时内报汕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局等,主要内容为:
中毒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人员中毒及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事故初步原因;事故抢救处理及控制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等。紧急情况下车间负责人可以越级上报。
报警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并告之报告人姓名及所处地点。
3.3应急响应
3.3.1预警响应分级指标
1)一级预警:发生一级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立即上报地政府,同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并协助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工作。
2)二级预警:发生二级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公司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理。
3.3.2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可控性、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企业的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级响应。
Ⅰ级为重大事故,是指公司发生的事故已影响到周边工厂,已不具备处理事故的能力,需要外部进行支援;或中毒事故发生后,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上中毒,或造成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
Ⅱ级为较大事故,是指公司内发生的事故,在启动预案后能够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处置的事故。或中毒事故发生后,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下中毒,或造成经济损失在1万-5万元。
3.3.3响应程序
1.预案的启动
对符合本预案规定情况的,总指挥应当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2.总指挥组织开展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应急措施如下:
(1)预案的启动:根据安全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先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初步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作业人员或最早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紧急处理,停止进出料。同时向值班室汇报,并准确的报告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和现场状况以及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等情况。报警组在发生中毒事故时,首先报警119请求援助,并迅速向单位领导报告,同时有专人到路口指引消防车进入事故现场。
(3)副总指挥接警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汇报,由副总应急指挥迅速通知有岗位,下达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令,同时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义务消防队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4)总指挥通知有关人员按各专业对口进入紧急状态,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相关单位支援。
(5)事故现场消防人员应配戴好相关劳保用品,首先检查事故现场有无昏厥、中毒人员、烧伤和烫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伤者带出现场,严重者由医疗救护组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6)根据现场情况与消防队配合,现场抢救组应立即救护伤员,应根据伤员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7)疏散治安组根据危险品中毒事故场所、设施情况及情况的分析,确定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地点、撤离方向、方式及方法,带领现场需疏散人员撤离现场。
(8)当事故得到基本控制后,由企业顾问、保障技术组、安全管理人员、带班班长等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现场抢救组根据总指挥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以防事故继续扩大。
(9)当事故得到控制,由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组织专门的维修队伍对现场设备进行修复,尽早恢复生产。
3.3.4响应的升级
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人员已采取必要的措施,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时,应立即撤退抢救人员,请求119、120、110支援,并通知相邻单位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事故造成其他损失。
4处置措施
4.1应急处置原则
中毒事故应根据先救人后处置、先控制后处置的处置原则。在实施抢险救援中按照预案所设定的分工任务实施扑救,防止事故扩大,并尽可能的排除事故,减少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2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中毒时,厂区每个员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根据中毒的物质种类及特性,需立即按照MSDS处置要求采取措施。车间安全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
2) 总经理接到报警电话,立刻指挥应急现场指挥部、监督检查人员,并立即前往厂区指挥救援。
3)当物料发生泄露造成人员窒息昏迷,救治人员要立即将受伤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空旷场地,进行抢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其他救援人员用防毒面具、湿毛巾、口罩等物掩住鼻口,进入有毒区域打开窗户、排风扇通风。若发生喷溅事故时,救治人员立即用清水冲洗被溅人员,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阻止原料外溅,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4)救援过程中,资金后勤组负责提供防毒面具、同时指导救援人员正确指导或控制中毒的发展蔓延或避免再次发生中毒。
5)处理中毒事故后,对中毒现场情况要加以保护,做好记录、登记及拍照工作,以便对事故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找出负责人,编写事故报告,制定出措施后才能继续生产。当中毒事故较大或有人员伤亡时,必须由上级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分析、调查,确定事故类型、原因及责任后,才能组织现场清理及再生产工作。
上一篇: 工贸企业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下一篇: 工贸企业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