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总则
简单的写出预案的要求、目的、依据、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等。
⑵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各单位按实际情况填写)
1.企业基本概况
企业名称: 地址:
经济类型: 从业人数:
成立日期: 隶属关系:
生产经营范围:
主要安全设施及其分布:
产量、产值相关信息、数据:
生产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划分:
2. 厂区气候及周边环境
厂区占地面积: 所属区域气候特点:
厂区周边建筑(包括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区等):
东: 距离:
西: 距离:
南: 距离:
北: 距离:
周围主要的交通道路的分布:
⑶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
⒈根据各自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和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各种危险因素,写出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即本单位容易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什么地方容易发生事故),还应说明本单位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哪些地方或部位容易受到破坏和影响。
⒉划分出事故的严重程度(根据预想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等划分出事故响应级别(具体的响应级别可参考《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预案》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制定)。
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应当写清本企业有哪些危险部位,可能出现什么事故等内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存在,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
⑷ 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应急救援相关职能部门的组成和职责
明确写出本单位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职能部门名称,以及他们在应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即详细写出本单位中所有参加应急工作的部门的名称和每个部门负责什么、做什么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成员构成
列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情况(即由什么人员、什么部门组成),同时详细说明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由谁担任,他们的职责都是什么,以及指挥机构其他人员的组成情况和职责。另外也要说明指挥机构是否下设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如果设立,还应说明应急救援部门的具体构成情况和职责。
3、现场指挥机构及职责
列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情况(即由什么人员、什么部门组成),明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副总指挥都是谁和他们的具体职责都是什么(也就是每人都负责什么,做什么工作)。救援小组中要有应急救援的专家参与(可以在本单位中指定应急专家),所有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应当包括所有现场应急救援活动的应急功能。
注 :各项职责应当明确,相互衔接,避免疏漏或重叠;建议分类、分条进行表述。
3、主要职责(各单位可以在以下的职责中参考,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各人员、各部门的职责)
○1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2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3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4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5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7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人员疏散
○12负责对外联系、求救
○13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
○14负责小型事故的前期扑救
⑸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设备与设施
写出本单位对于以下所列出的设备数量有多少,存放在什么地方和由什么人负责保管:
① 急救设备; ② 个体防护设备;
③ 通讯设备; ④ 检测设备;
⑤ 消防设备; ⑥ 维修设备;
⑦ 本单位现有的其他应急物质等。
⑹ 报警和通讯联络
⒈写出24小时有效的内部联系方式(就是一但发生事故时如何通知各部门人员,比如电话、广播、警报器等;如使用电话通知,应列出各部门、人员的联系电话等);
⒉确定24小时有效的外部联络方式(如电话、警报等,就是发生事故时如何通知有关的政府和救援部门,向他们发出求救信息);
⒊详细列出政府及各有关救援部门的联系方式(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消防部门、急救部门、环保部门、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等)。
⑺ 响应措施程序
发现灾情后,应立即向生产总调度值班室(即本单位负责生产安全的部门或是主要负责人)、电话总机或消防队报警,要求提供准确、简明的事故现场信息,并提供报警人的联系方式。企业发生化学事故很重要的是前期扑救工作,企业应积极展开自救工作,采取停工、启动安全保护、控制危险源、组织人员疏散等措施。
⒈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根据单位实际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及现场实际情况的要求,确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紧急处理措施。
首先要确定事故的类型,如: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中毒等,然后对事故进行分析,分析事故的引发因素、事故源的部位等。然后确定事故处理的程序和具体应急对策,即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都有明确的规定 。
根据模拟事故的状态,制定出各种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措施方案,具体救援的措施方案可以参照行业的要求。
例:某化工厂发生“储罐泄漏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①发生泄漏时,开启备用储罐,尽可能将发生泄漏的储罐内的物料向备用储罐转移,以降低液位和压力;
②划出防火防爆警戒线;
③对储罐周围的其他储罐开启消防用水喷淋,做防火保护;
④命令有关人员准备好堵漏工具,做好堵漏准备;
⑤通知消防队;
⑥由储罐的操作人员控制进水阀门,注意液位和压力,严禁超压,配合消防队顶水作业;
⑦做好个人防护的堵漏人员携带相应工具进入现场堵漏。
⒉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分析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确定以下内容:
①规定发布疏散居民命令的负责人(即在发生危化事故时,企业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所有人员进行撤离,包括本单位以外但事故可能影响到的人员,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因此,企业在编写危化应急预案时,应明确写出在必要的情况下,由谁发布命令组织周围有关人员进行疏散);
②确定出避灾路线、临时避难场所及负责执行避灾疏散的机构和负责人等(根据气象情况、不同的事故,确定撤离疏散的方向和集中地点,总原则是疏散到当时的上风安全地点,并对事故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在发生危化事故时,要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进行疏散,所以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明确写出由什么部门组织人员疏散,由谁负责)。
⒊ 危险区的隔离
依据可能发生的危化事故类别(如泄漏、火灾、爆炸等)、危害程度的大小及事故的实际情况,划定出警戒范围,警戒危化事故所能涉及的区域、场所,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如遇到泄漏事故,在警戒区内实行火源管制,禁止一切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的作业,要控制泄漏物料的流向,特别是不要使泄漏出来的物料流散到明火、高温的地方或要害部位,要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物料继续泄漏。
⑻ 终止程序
⒈在确定危化事故消除后,结束应急救援工作;
⒉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⑼ 培训与演练
⒈组织人员制定每年培训、演练计划;
⒉培训演练目的:测试预案的有效性、检验应急设备、确保应急人员熟悉他们的职责和任务;
⒊培训内容:报警、疏散、防护、应急抢险等;
⒋培训要求:针对性、定期性、真实性、全员性;
⒌通过对应急人员培训,确保合格者上岗。
⑽ 应急预案的维护及更新
⒈规定出应急救援预案更新、维护的负责人(或部门);
⒉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预案修订的依据是:
①预案演练中发现的问题;
②危险设施和危险物质发生变化的情况;
③组织机构或人员发生的变化;
④救援技术的改进。
⑾ 记录与报告
⒈应急培训记录;
⒉应急演练记录;
⒊应急预案修订记录。
⑿ 附件
⒈组织机构名单
⒉值班联系电话
⒊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⒋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⒌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⒍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⒎本单位平面布置图
⒏消防设施配置图
⒐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图
⒑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上一篇: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下一篇: 化学事故的危害及应急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