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6日15时09分,当涂县的安徽省盾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粉状乳化车间发生剧烈爆炸,造成16人死亡,24人受伤。据《安徽商报》报道:朱斌是爆炸现场唯一的幸存者。“朱斌的妈妈听到巨响后,不顾危险跑进现场,居然在石砾堆中找到了已经不省人事的儿子,硬是将儿子连背带拖救了出来。”
??? 关于事故原因,本文暂不讨论。引起笔者深思的是:爆炸发生后,生产线上唯一一个幸存者为什么是由一个退休老太太救出的,而不是专业应急救援队?由此引伸出一个疑问:如果专业救援更及时些,是否会有更多人获救?
??? 1 我国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 在深化改革取得相当成就的今天,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速,生产规模与效率得以高速提升,但是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和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到什么程度?安全专家罗云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生产领域正处于建国以来的第5轮事故频发高峰期(前4次事故颁发高峰分别是在解放初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1992年至1993年第1轮工业改革时期)。这个高峰期从1999年下半年就开始了。
??? 近年来,中国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安全生产问题,并且在精简政府机构的背景下,逆向增制,相继成立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后升格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协调和管理各具体专业建设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安全问题积重难返,笔者认为在短时期内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 2 我国当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形势
???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已初步建立了专业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区域性救援基地和救援队伍。2005年,全国矿山救护队伍抢险救援煤矿、非煤矿山事故3684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5154人,其中1654人生还;水上救援出动1568次,抢救遇险人员17656人,其中16837人生还。
??? 2006年2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京挂牌成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安全生产应急教援体系正在形成,集中指挥、协同作战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正在建立。
??? 但是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应急救援系统的反应速度还很迟缓,应急救援工作与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应急指挥职能交*;②应急训练薄弱,应急反应迟缓;③应急装备落后,资金缺口大;④应急法制基础不健全;⑤应急医疗救护体系不全。
??? 应急救援行动的迟缓,将大大地削减受害者得救的几率。据1983年山东菏泽地震统计,震后20min救活率达到98.3%以上,震后1h救活率下降到63.7%,震后2h还救不出的人员中,因窒息而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数的58%以上。由此可见,应急救援的“急”是关键,决定了应急救援的根本性质和行动特点。
??? 在本文开头提及的那则新闻中,朱他*的及时救助,使得朱斌获救。我们不禁要问:专业救助力量为什么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我们知道,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反应速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训练有素,业务精熟;②指挥得当,行动迅捷;③装备齐全,机动性强;④责任心强,急人所难。那么,在抢救活动中,一群受过专业训练、拥有专业教援设备的精壮男人,输给一位退休在家的老太太,只能说明专业救援人员的责任心与老人爱子之情相比,差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