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中断事故,减少事故损失,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法规都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引起群死群伤甚至导致社会灾难的生产系统必须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本从在参加全国性安全大检查及参与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中发现,许多企业甚至许多地区尚不知道应如何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见到的不少预案往往也内容不完事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下面,仅根据多年从事有关安全管理技术研究工作的体会,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危险状态分析
危险状态分析是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的必要准备,只有对控制对象进行了充分系统的分析,全面掌握了有关危险信息,才可能制定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
1、危险控制对象的确定
企业生产过程中以及人类自下而上环境中难免这样或那样的危险因素。那么,究竟哪些危险控制对象必须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呢?具体说来,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的单位应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的控制对象(特别是生产、储存单元涉及危险物质的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界量的重大危险源);矿山应对可能发生严重瓦斯爆炸、煤气瓦斯突出、火药爆炸、透水、尾矿库溃坝的控制对象,建筑施工单位应对可能发生大范围建、构筑物垮塌的控制对象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有关文件还要求,对于机场、事站、油库及大型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及飞机、火车、客运汽车、客运船舶等要害设施也必须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此外,有关地区还必须对地震、泥石流、大范围山体滑坡等灾害性自然现象的发生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
2、事故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分析
事故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是确定危险警戒范围及应急预案涉及机构级别的重要依据,也是应急预案中确定抢险救灾队伍规模和所需抢救设备、设施、物资数量规格的依据。
对于非扩散型危险源,其事故影响范围一般可根据破坏能量的大小、可能遭受伤害的极端人数多少凭经验确定。对于易燃、易爆、毒物泄漏等扩散型危险源,其事故影响范围则必须根据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或其它相关的计算公式进行估算。事故影响范围确定以后,再根据该范围内人员、设备的危险暴露状况确定事故严重程度。
事故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或社会灾难,特大伤亡事故或左邻右舍遭受重大影响,重大伤亡事故或主要系统毁来,个别人死亡、重伤或主要系统损坏,个别人轻微伤或系统轻度损坏等几种情况。
3、事故发生频度分析
事故发生频度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是确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抗灾措施级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事故发生频度主要与生产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作业环境缺陷及危险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状况。
本质安全化状况主要指设设施本身所固有的(投入使用前已具备的)降低危险、避免或减少事故的能力。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状况可由危险隔离、故障案(生产系统故障状态时能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关键物质的量进行自动检测,并能对异常状态进行自动调整或连锁开停机、报警,自动释放或吸收多余的能量等,以中断故障过程)、故障风险、失误安全(人员因操作失误而处于危险位置时设备装有的安全装置能自动或靠手动实现停机,或将人体推出危险范围)、失误风险等状态的组合模式确定。
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指设备、设施、工艺上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安全有突出影响的重大问题。主要指设备、设施结构、强度、人机匹配、操作上的可靠性、灵敏性及对作业要求的满足程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工具、附件配备不合要求,防护装备不合要求,工艺上存在危险性,故障频繁,消防设施缺乏或有缺陷等。
作业环境缺陷生产作业环境对作业安全有影响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噪声不合要求,照明、能见度、视纸不合要求,作业场地狭小或存在坠落、滑跌、碰撞等危险性,安全通道(含人行道、车行道、天车吊物通道及消防通道)不合要求,空气质量不良,自然条件存在危险性等。
危险暴露时间指24小时内人员(含作业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危险源危险影响范围内停留的时间。
4、事故演变过程分析
对于不同演变过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抢险救灾措施一般会有较大的差别。当前,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事件树分析法(FTA)。该方法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分成阶段(或步骤),用树状绘图表示事故可能结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