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自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本车间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事故特征
??????? 1.1本工段存在硫酸、氯气、等物料,特别易灼伤、中毒等。
??????? 1.1.1. 硫酸: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害: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 1.1.2氯剧毒,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在常温和7.09×105Pa以上压力时为液体。氯在空气中不燃烧;但是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性气体或蒸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氯气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粘膜有极强的刺激性。空气中氯气达到一定浓度时,瞬间就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立即死亡。
??????? 氯气对环境有危害,特别是对生物。
???????
???????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
??????? 2.1.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应急救援的需要,车间成立应急救援抢险队: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均为不脱产救援队伍。
??????? 总指挥:梁群启??? 副总指挥: 王立军??? 杨永臣
??????? 2.2.组成人员:
????????? 第一梯队:
??????? 田伯春、刘兆东、王建、、王焕海、孙泽江、李明友、郑锋
??????? 第二梯队:
??????? 管恩茂、王培忠、魏本强、宋连斌、张培臻、殷现金、闫东山、陈国良、
??????? 2.3.主要职责:
???????? 2.3.1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2.3.2负责人员,救援物资配置及应急队伍调动。
???????? 2.3.3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的演练。
???????? 2.3.4协调事故现场的调查、取证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 2.3.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与终止。
???????? 2.3.6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 2.3.7危险化学品信息的上报工作。
??????? 2.3.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 3. 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 一旦发生事故根据“先控制后处理” 的原则,凡能经切断物料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应以自救为主。如果危机其他分厂及社会时,则应立即通知公司调度室,由公司组织附近居民疏散,请求社会力量支援。
??????? 因事故最早发现者一般为本岗位操作工,所以处理事故一般应由本岗位主操作为主,以便事故能够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事故蔓延。工段长在岗时,应以工段长为主处理。车间或值班长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增援和协助。
??????? 3.1.灼伤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灼伤深度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 Ⅰ度灼伤损伤最轻。灼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
??????? Ⅱ度灼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
??????? Ⅲ度灼伤是指皮肤全层灼伤。灼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呈黑色、炭化皮革关。破坏的经细胞可使灼伤局部呈鲜红色,偶有水疱,灼伤区的毛发容易拔出,感觉退减。Ⅲ度灼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
??????? Ⅳ度灼伤是指除皮肤全层灼伤外,还伤及皮下组织如肌肉、骨骼等,也称为毁损性灼伤,修复难度大,恢复时间长。
??????? 现场处置:
??????? 3.1.1.高温灼伤(烧伤、蒸汽烫伤、开水烫伤、电弧灼伤):受伤者或伤势较轻,应立即至就近水源处,用干净缓和冷水冲洗伤口,然后去项目部医务室,由现场医务人员检查后确定是否送医院防治。
??????? 3.1.2.化学灼伤: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尽可能除去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生石灰和浓硫酸灼伤时,应先用干布擦净,再用水冲洗,以免遇水后产热,加重灼伤。磷烧伤时应用水可湿布将磷与空气隔绝,以免磷继续燃烧。禁用任何含油质的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发生严重的磷吸收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