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网作为经济大动脉在不断延伸,目前全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3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这给高速抢险救灾带来了新挑战。由于高速上危化品运输车多,且汽车着火后易燃易爆等特点,做好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中的安全工作已是各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高速公路灾害事故抢险影响安全的客观因素
交通的载体是道路和车辆。近年来高速公路的灭火救援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道路、气象、水源等方面已成为影响高速应急救援安全的客观因素。
(一)车速较快,死亡机率高。高速公路是一种全封闭、多车道、具有中央分隔带、全立体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多种安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高标准汽车专用公路。不可否认,高速公路具有路况好、标志全、行驶快、通行能力大等特点,但由于个别驾驶员麻痹大意,车速较快,甚至超过最高限制时速120公里,一旦发生事故,其灾难程度则严重放大,从而导致事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远超一般公路。
(二)气候异常,安全隐患多。一是受大雾天气影响。江苏等水网地区,大雾天气频繁,每年一、四季度更是雾情高发期,有时能见度甚至不足一米,连环追尾事故频发,救援工作隐藏着很大的危险隐患。二是受雨雪天气影响。大雨或暴雪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出警途中驾驶员的视线,尽管前挡风玻璃安装“雨刮器”,有时也会顾此失彼。部分高速路面由于结冰严重,事故增多,大量车辆、人员滞留,救援工作异常艰难,面临巨大危险。
(三)道路封闭,次生灾害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常伴有次生灾害,可能直接引发火灾,车体橡胶、塑料构件及所载物品燃烧时还会产生对救援人员有毒有害的烟雾。装载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车,属于“流动危险源”,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外泄或引发爆炸。加之,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路段,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和后方车辆不能有效撤离,带给附近车辆、居民和救援人员的后果不堪设想。
(四)水源缺乏,供水难度大。由于高速公路离公安消防设施相对较远,没有室外消火栓及市政供水管道,没有设置消防水源,灭火救援时的供水主要依靠消防车自备水。即使事故地点附近有水源,但高速公路路基一般较高,且有路沟、隔离网等阻碍,取水相当困难。受高速公路宽度限制,战斗展开困难,供水不易,导致火灾扑救难度增大,安全系数降低。
二、高速公路灾害事故抢险影响安全的人为因素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中的安全事故,除了有高速公路客观存在的原因外,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可以说,诸多危险因素时刻潜伏在救援官兵周围。
(一)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意识不牢固。有的单位对救援中的安全工作缺乏科学的研究分析,没有合理的规避方案,教育不到位,制度成摆设,组织不健全,措施不落实。救援中,不设置安全员、观察点、进退信号,现场纪律差,安全意识弱,不遵守操作规程,冒险蛮干。如在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泄漏的事故现场,未关阀断料就扑灭明火,导致二次爆燃造成人员伤亡。
(二)心理素质不过硬,自我防护不到位。有的救援人员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不强,心中无底时产生慌乱、恐惧、失误。个别驾驶员心理素质较差、抗干扰能力较弱,出警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手忙脚乱,对眼前的障碍处置失当。有的人员逞英雄、怕麻烦,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冒然进入危险区域,造成伤亡。
(三)业务知识不扎实,实战演练不充分。有的单位不重视救援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对高速公路各种灾害事故的特点、处置措施和行动要求等情况掌握不够。总以为靠随车的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就能处置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品灾害事故。平时开展相关的实战演练较少,战术研究不科学,针对性不强,暴露了一些安全问题。
(四)器材装备不齐全,维护保养不精细。在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方面远不够齐全、先进,普遍存在着车辆性能单一、器材装备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防化洗消、堵漏、破拆、照明等特种装备及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严重欠缺。加之有的单位对器材装备的购置渠道和质量要求把关不严,维护保养不力,机械故障排除不及时,致使装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应急机制不完善,组织指挥不严密。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有的单位没有制定和完善操作性强的救援工作程序,导致救援行动混乱无序。有的领导没有预测能力,面对特殊的灾害事故,不执行行动准则,盲目指挥,不能根据灾情变化适时调整部署,存在侥幸猜测心理,极易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