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烧基础知识
??????? 1.1?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 1.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 1.2.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如木材、纸张、金属镁、金属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和液化石油等。
??????? 1.2.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如氧化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氧化剂。由于空气中含有21%左右的氧,所以可燃物质燃烧能够在空气中持续进行。
??????? 1.2.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称为火源。如明火、电火花、聚焦的日光、高温灼热体,以及化学能和机械冲击能等。
??????? 1.3?燃烧的类型
??????? 1.3.1?点燃: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 1.3.1.1?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295℃等。
??????? 1.3.2?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
??????? 1.3.2.1?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 ℃。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 1.3.3?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高,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会闪出火花,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
??????? 1.3.3.1?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39℃;煤油28~35℃等。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 2?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 2.1?火灾发生的条件:即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剂:氧化剂),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即构成燃烧系统),才能发生。
??????? 2.2?火灾的分类:
??????? 2.2.1?按物质燃烧的特征分:
??????????????? 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毛,麻,纸火灾等
??????? 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 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氢气火灾等。
??????? 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
??????? 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
??????? 2.3?火灾的双重性:
??????? 2.3.1?自然属性:雷击,可燃物自燃等
??????? 2.3.2?人为属性:烟头,炉子,喷灯等多数为人为因素引起的
??????? 3?灭火、防火技术措施
??????? 3.1?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
??????? 3.1.1?防火:防止形成燃烧的条件
??????? 3.1.2?灭火:消除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
??????? 3.2?防火的基本技术措施:
??????? 3.2.1?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可燃物质的使用要谨慎小心。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料建筑房屋,用防火漆浸涂可燃物以提高耐火性能;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
??????? 3.2.2?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黄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 3.2.3?清除火源。如采取隔离火源、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
??????? 3.2.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具体措施有: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机车、轮船、汽车、推土机的排烟和排气系统戴防火帽;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
??????? 3.3?灭火的基本方法
??????? 3.3.1?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物等。
??????? 3.3.2?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不燃或难燃物捂盖燃烧物;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等。
??????? 3.3.3?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增加散热量,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焰。
??????? 3.3.4?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游离基而停止。
??????? 3.4?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及适用范围
??????? 3.4.1?水,起冷却作。可用于A类火灾。
??????? 3.4.2?泡沫灭火剂,起隔离作用。可用于A类和油类火灾。
??????? 3.4.3?二氧化碳灭火剂,起窒息作用。可用于B类、C类及600V以下带电火灾,不能污损的A类火灾。
??????? 3.4.4?干粉灭火剂,起化学抑制作用。BC干粉可用于B类、C类和50KV以下带电火灾,ABC干粉还可用于A类火灾。
??????? 3.5?灭火器的选用
??????? 3.5.1?A类火灾选:水型、泡沫、ABC干粉。
??????? 3.5.2?B类火灾选: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油类可用,但水溶性可燃液体不能用)。
??????? 3.5.3?C类火灾选:干粉、二氧化碳。
??????? 3.5.4?D类火灾选:金属专用灭火剂或干泥砂掩盖。
??????? 3.5.5?E类带电火灾选:干粉、二氧化碳。
??????? 4?爆炸的基础知识
??????? 4.1?爆炸的基本概念: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 4.2?爆炸的分类: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种。
??????? 4.2.1?物理性爆炸
??????? 这种爆炸是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 4.2.2?化学性爆炸
??????? 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可分三类。
??????? 4.2.2.1?简单分解爆炸:引起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于爆炸物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叠氮铅、乙炔银、乙炔酮、碘化氮、氯化氮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即引起爆炸。
??????? 4.2.2.2?复杂分解爆炸:这类爆炸性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低,所有炸药均属之。这类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时供给。各种氮及氯的氧化物、苦味酸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 4.2.2.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物质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及激发能源等。因此其危险性虽较前二类为低,但极普遍,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
??????? 4.3?爆炸极限
??????? 4.3.1?爆炸极限的定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 4.3.2?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 4.3.3?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 5?火灾、爆炸原因
??????? 5.1?火灾、爆炸原因
??????? 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有以下九个方面。
??????? 5.1.1?用火管理不当。无论对生产用火(如焊接、锻造、铸造和热处理等工艺),还是对生活用火(如吸烟、使用炉灶等),火源管理不善。
??????? 5.1.2?易燃物品管理不善,库房不符合防火标准,没有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储存。例如,将性质互相抵触的化学物品放在一起,灭火要求不同的物质放在一起,遇水燃烧的物质放在潮湿地点等。
??????? 5.1.3?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发生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
上一篇: 健康安全环境组织架构与职责
下一篇: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