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步伐不断加快,民主法治和经济建设步入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轨道。消防安全做为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如何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保持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课题,就必须善于利用当前战略机遇期的各种有利因素,从抓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这个基础工作入手,推进消防工作全面发展。下面,对此略做阐述。
??? 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是导致消防工作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
??? 我们国家的消防工作起点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尚不足六年的时间,消防工作处于完善和进步的阶段,我省的消防工作基础更是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够,“欠账”严重。按照国家标准,我省应建市政消火栓33696个,现有15236个,欠账56.6%;按规定应建消防队(站)276个,现有158个,欠账率高达43%。全省仍有40个县没有现役消防队;2003年全省按建站标准应配消防车1119台,现有593台,欠账47%。个人防护装备更少,在许多灭火救援战斗中消防部队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但面对日益增多的石油化工、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等现代火灾,这样的装备显然不适应需要,不利于即时处置各种灾害事故,不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二是一些重大火灾隐患长期存在,威胁着社会的消防安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一些城市的化工厂、石油库和液化气贮罐站等易燃易爆单位和场所,原来建在城市边缘,现在却处于市区内,由于资金和场地等问题不能及时搬迁,成为城市的重大火灾隐患,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一些建于七八十年代的商场、电影院等建筑,消防设施严重缺乏,普遍不符合现行消防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整改起来却有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一些单位有法不依,严重违反《消防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新建易燃易爆场所、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不报送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往往又造成新的火灾隐患。这些重大火灾隐患,随时都有引发重特大火灾事故甚至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可能。
??? 三是社会消防意识较低,灭火逃生自救知识缺乏。从火灾统计资料看,有80%以上的火灾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且在火灾死亡人员中70%以上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火灾逃生技能,火灾发生后荒不择路,或跳楼身亡或被烟雾窒息致死。如,今年1月30日洛阳深森宾馆发生火灾后,值班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置初起火灾。在三楼住宿的客人在火灾中缺乏必要的逃生技能,盲目跳楼,结果造成了7死12伤。从社会实践看,一些主管部门、企业领导法治观念不强,没有把消防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障安全的关系,重生产经营,轻消防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违章蛮干,造成许多火灾隐患和事故苗头,加上疏于防范,导致小火酿成大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 四是农村消防工作薄弱,火灾事故增多。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对保持农村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我省农村消防工作严重滞后,基础十分薄弱。从全省的火灾情况看,2001年全省农村火灾为3320起,死73人,伤133人,损失2220万元,分别占全年火灾调查总数的54.8%、60.3%、51%和52%;2002年农村发生火灾4186起,死84人,伤165人,损失2377万元,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0.4%、53.2%、90.1%、55.9%。这两年我省火灾形势相对稳定,但农村火灾形势呈上升势头,损失严重,已经引起了省政府的重视。
???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社会遗留因素和经济落后应当说是主要的因素,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消防工作并没有同时得到加强,却是与主观原因,尤其是消防工作责任制不落实有很大关系。一是一些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却没有同步发展,旧账未还,又添新账。二是在少数地方,对一些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虽然具备整改条件,但单位不积极,政府不支持,群众不关心,致使火灾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消防部门孤掌难鸣。三是社会单位尤其是处于城市郊区和乡村的小作坊、小工厂、小仓库等以来料加工、生产、储存为主,违章操作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大量的火灾事故,总数占到全年火灾总数的60%以上。四是我省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没有真正纳入到社会培训和学校教育之中,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如果缺少下一代的有力支持,今后消防工作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以上问题可以说都与消防工作责任制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有关,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我省的消防工作将难以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