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定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是指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性质
国际上公认POPs具有下列4个重要的特性:(1)环境持久性:由于POPs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它们难于被分解。(2)生物累积性:由于其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它能在生物体脂肪组织中进行生物积累,在动物和人体内达到中毒的浓度。(3)远距离迁移能力:能通过蒸发作用在大气环境中远距离迁移,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4)高毒性: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
种类
首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POPs分为3类:
一类是有意生产——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芬;二类是有意生产——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三类是无意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
危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对野生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对免疫系统的危害:POPs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降低生物体的病毒抵抗能力。
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多种POPs被证实为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质。
对生殖和发育的危害:生物体暴露于POPs会出现生殖障碍、先天畸形、机体死亡等现象。
致癌作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POPs的致癌性进行了分类。二恶英中的一种(TCDD)被列为I类(人体致癌物),多氯联苯(PCBs)混合物被列为IIA类(较大可能的人体致癌物),氯丹、滴滴涕、七氯、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被列为IIB类(可能的人体致癌物)。
《斯德哥尔摩公约》包括哪些内容?
《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全称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又称POPs公约。它是国际社会鉴于POPs对全人类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为淘汰和削减POPs的生成和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免受POPs的危害而共同签署的一项重要国际环境公约。公约已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在全球生效。截止2005年5月,已有151个国家或组织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有98个国家或组织已正式批准了该公约。我国是公约的正式缔约方,是2001年5月23日首批签署公约的国家之一。2004年11月11日,公约已正式对我国生效。
目标 铭记预防原则,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
目的
先消除12种(类)最危险的POPs;支持向较安全的替代品过渡;对更多的POPs采取行动;消除储存的POPs和清除还有POPs的设备;协同致力于没有POPs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