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的英文全称“particulatematter”,中文意思就是“颗粒物”。“PM2.5”就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显然,“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气象专家研究表明,“PM2.5”已经成为引发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而环保部门在公布空气质量时,常常以“PM10”(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浓度为标准,所以就出现了“环保部门公布大气质量合格”,但广大居民却感觉“空气灰蒙蒙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矛盾。很多城市的 “PM10”浓度达标了,但“PM2.5”浓度远未达标,所以许多专家都呼吁环保部门,把“PM2.5”纳入常规的大气监测范围,并及时向公众发布浓度数据。值得欣喜的是,环保部门已准备将“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
当大量极细微的包括“PM2.5”在内的颗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空气混浊,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并且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0%,这时呈现的天气现象称为霾天气。发生霾天气时,远处光亮物将微带黄、红色,黑暗物则微带蓝色。霾一般在没有明显空气活动、风向由北转南、低空有逆温层(上暖下冷的稳定气层)、无风或微风情况下形成。霾和雾的区别在于水汽含量的大小。当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低于或等于80%叫霾。雾是低层水汽发生过饱和凝结而成的气象现象,多呈乳白色,大多在下半夜形成,清晨日出前最浓,日出后渐渐消散。和大雾天气一样,“霾”让整个天空一片灰蒙蒙,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可能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长时间的灰霾缭绕,太阳光弱,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使得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一旦减少,细胞就会“偷懒”,变得极不活跃,人也就会显得没精打采。
和单纯的雾相比,“霾”是空气遭受污染的产物,所以霾天气比雾天更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日重,加上城市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出现霾天气的日子呈上升趋势。专家研究发现,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即“PM2.5”),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PM2.5”潜伏于空气中,预防起来有点困难,但也不是无法预防。近几年,许多气象台站将以“PM2.5”等颗粒为物质基础的“霾天气”分为三级,对外发布有关“霾”的天气预报,效果还是不错的。“霾”天气预报一般分为三级:轻度霾、中度霾和重度霾,湿度标准都是一样的,即空气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0%,区别主要在能见度上。其中轻度霾是指能见度大于5千米且小于10千米的霾天气;中度霾是指能见度大于2千米且小于等于5千米的霾天气;而重度霾则是指能见度小于等于2千米的霾天气。如果预报结果为中度霾,居民就要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并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以减轻霾天气对健康的危害。如果是重度霾,居民就要关闭门窗,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即使是轻度霾天气,外出步行或骑车时,最好戴上口罩等防护用具,从而直接减少“PM2.5”的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