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水一泡,黑色地膜粉就可融化为液体地膜,可以直接现场喷施,增产幅度与普通塑料地膜的增产幅度相当,而每亩地成本比普通塑料地膜低5到10元,如加上铺膜、放苗和回收残膜的费用,液态地膜将降低使用成本30%%以上。”近日,山东科技大学一项农业技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项被称为“农业应用领域里革命性的新技术”是由该校田原宇教授带领课题组历时13年完成的“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
面对塑料地膜“白色污染”的难题,田原宇从1994年就开始寻找一种既能达到增产增收效果,又能有效消除“白色污染”的替代品。不久,一种主要以石油沥青或渣油为主要原料的第一代液态地膜问世。考虑原料来源的限制和较高的成本,课题组又相继开发了第二、第三、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并均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主要以腐殖酸和植物秸秆等生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活化抽提,生产土壤所需的有机肥,腐殖酸、木质素、纤维素和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与各种添加剂、硅肥、微量元素、农药和除草剂混合制取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该项目的创新点是以腐殖酸和生物质为主要原料,具有复合高效性、生态清洁性和遗传安全性等特点。使用量巨大的廉价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技术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消除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难题,达到了农业增产增收、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它不仅有塑料地膜的吸热增温、保墒、保苗作用,还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可将土粒联结成理想的团聚体。
采用植物秸秆可腐化分解为腐殖酸,彻底解决了地膜对土地和环境污染,同时又增加了集农药、肥料和农膜于一身的特点,用后翻压入土,可成为土壤改良剂。
2004年至2006年间,在山东省重大专项、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和山东省环境保护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下,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先后在北京、宁夏、河北、甘肃、新疆、山东、山西、江西、江苏等十多个省、市安排了不同规模的大田试验。2006年年底,各试验点的实验报告纷纷反馈至课题组。
结合试验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田原宇教授和课题组成员在原有液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技术,提高了液膜的成膜性和显色周期。在解决储存和运输方面,课题组通过真空喷雾干燥,成功研制了多功能可降解黑色地膜粉,从而解决了液体地膜运输不方便的缺陷,为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保证。
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课题组又和农机生产厂家合作开发了起垄、播种、侧施肥、压平、喷施农药和喷施液体地膜一次完成的多功能农用播种机,解决了液膜使用喷雾器喷施均匀性差和费力费工费时的难题,大大减轻了农民种植过程中劳动强度和费用。
凭借农业应用领域里革命性的新技术,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在2007年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荣获金奖,在2007年11月举行的中国腐殖酸产业发展五十年暨中国腐殖酸工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田原宇教授荣获全国腐殖酸行业的最佳科技贡献奖,并获得中国腐殖酸工业协会颁发的最高个人荣誉奖———乌金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