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力施工企业,随着生产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使安全事故的产生可能性逐渐增加,职工易受到事故伤害,将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局面带来不利。而全面推行“一法三卡”工作恰是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形式,亦是推动群众性监督检查与专业安全管理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按照公司和公司工会工作部署,八月份以来,我们项目部通过大力推行了“一法三卡”工作,对工程安全管理和职工生产安全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推行“一法三卡”工作中,我们认为正确分析和确定工作场所危险源点,做好危害辩识,是做好“一法三卡”工作时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做好危险源点的分析呢?现结合我们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做好这方面工作的体会,借此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危险源点的概念与分析、确定危险源点的重要意义
我们所说的危险点就是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因此,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防范和治理,在一定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工器具等。分析和确定危险源点,首先要对该施工作业项目所存在的危险类别、发生条件、可能产生的情况和后果等进行分析,找出危险点,其目的是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危险本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是因为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是随机的,特别是因为它受到作业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其次,危险的程度也难以确定。因此,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对作业中所存在的危险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危险点并全力加以“控制”。
二、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在详细了解设备及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运行情况后,根据工作任务、施工作业项目及操作目的,对可能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危险因素时,应该对分析范围加以限定,以便在合理的、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分析。列出所有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找出危险点,提出控制措施。
2、危险源点分析的步骤。(1)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本次作业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2)查清危险源,即查清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4)划分危险等级,排出先后顺序和重点。对重点危险因素要优先加以“控制”或“处理”。(5)制定控制事故的预防措施。(6)指定落实控制措施的负责单位和人员,并且必须监督到位。
3、作业中危险源点预控的一般步骤。(1)全面了解即将开展的作业情况,认真分析它的特点以及给安全工作提出的课题。同时,回顾在过去完成的同类作业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为预测此次作业危险源点和制订安全防范措施的参照。(2)对大型危险作业项目,应事先召开会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寻找存在的危险点,明确作业中应重点加以防范的危险点,并提出控制办法。(3)围绕确定的危险源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交底。(4)工作结束后对作业危险源点预控工作进行检查回顾,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下一次同类作业前要把遗漏的危险点都寻找出来,并结合以前的预测结果,制定出更完善的预控危险点方案。
4、如何做好危险源点预控工作。⑴编制“三卡”。认真编制标准化、规范化的危险性因素控制表。首先,从班组开始,以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施工队专业把关的原则,发动职工群众,抓好危险性因素分析工作。结合本专业、本岗位的各种典型作业(操作),分析出危险源点,对照《规程》及有关制度措施,初步提出作业项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形成危险性因素控制表。经施工队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员审查、补充、完善后报项目部安监科审查、备案。⑵“三卡”编制的主要内容。首先以施工队、班组为单位,按不同专业列出经常从事的作业项目。其次由各专业针对作业内容、工作环境、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设备状况和劳动保护的特点以及以往事故经验教训,分析并列出人身伤害的类型和危险因素。三是对每个危险因素都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每项措施均应符合《规程》的规定和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四是要明确监督责任人。⑶编制“三卡”。作业前危险源点确认以危险因素控制表为准,并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交底工作,然后填写“三卡”。“三卡”编制过程因工作性质与内容不同而不同。一是对于一般性作业项目,由工作负责人或班组长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分析查找该项目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胁人身、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一般性作业项目的“三卡”,由工作负责人填写,交班长审核,经施工队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安全员审批后执行。二是对于危害等级高的施工作业项目,应由施工队或项目部安监科及主管生产的领导主持召开施工作业前的准备会议。针对该项目的各个环节,分析查找危险因素,并按专业制定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明确各专业应控制的危险因素及落实安全、组织、技术措施的负责人。由工作负责人组织各作业班组,根据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明确各专业应控制的危险因素及落实安全、组织、技术措施的负责人。由工作负责人组织各作业班组,根据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对本班组承担的作业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由作业班组工作负责人填写“三卡”。危害等级高的作业项目的“三卡”,由施工队或项目部安监科负责人审核,由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各作业班组填写的“三卡”,应经施工队批准。
5、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实施。⑴应在施工作业项目开工前几天,将事先制定、审核、批准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下发至施工队、班组,以便提前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和制定“三卡”。⑵班长应在班前会上,结合当天的作业点、工作内容、人员精神状态等情况分析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宣讲安全注意事项。在班后会上总结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⑶作业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在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待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同时,应宣讲经审核批准的“三卡”的具体要求。⑷作业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规》的规定,认真执行“三卡”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监护中,随时监督检查每个工作人员执行安全措施的情况,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⑸班长、施工队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监察人员,应经常深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三卡”是否得以正确执行,及时纠正违章现象。(6)每次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完善“三卡”,为下次进行同类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经验。
6、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执行中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1)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或配合班长组织召开作业项目危险因素分析会,做到危险因素分析工作全面、充分。同时制定正确完备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在开工前宣讲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并且检查“三卡”的各项措施是否得到正确执行,监督工作人员遵守《安规》,正确执行各项措施。(2)班长负责组织作业班全体人员根据作业情况召开危险因素分析会,做到危险因素分析准确、全面。负责审查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正确完善,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召开班前会,宣布讲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注意事项,对危险源点要强调只能做什么,绝对不能做什么;召开班后会,总结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求。深入现场检查各作业点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正确执行和落实。(3)工作班成员要积极参加危险因素分析会,对防范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
严格遵守《安规》,认真执行“三卡”的各项措施,不许可做的绝对不做,保证做到“三不伤害”。工作中,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要及时纠正作业班其他人员的违章行为。(4)施工队、项目部安监科等控制措施的审批人员负责组织制定危害等级高的施工项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做到正确完备。开工前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并且检查“三卡”的各项措施得到正确执行。要对所制定、审批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正确、完备负责。深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正确执行,及时纠正违章现象,对违章责任者提出处罚意见,并形成下一轮更高水平的指导和预控方案。
7、执行作业中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几点要求。(1)应熟悉和掌握作业项目危险源点的分析和确认,认真实施“三卡”。做到危险源点分析准确,措施严密,职责明确,并不断提高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2)制定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必须符合《安规》、现场规程、专业技术工艺规程及反事故措施等有关规定,并要符合现场实际,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3)为使作业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能认真贯彻执行,防止走过场,班长、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和措施审批人员、措施执行人、监护人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到位,以确保作业全过程的安全。(4)参加作业的人员应持有安全资格证,实习人员和临时用工必须经安全教育和《安规》学习考试合格,对实习人员、临时工的现场作业要加强监护和指导。(5)参加作业的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规》、专业规程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三卡”的各项要求,规范作业行为,做到标准化作业,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上一篇: 电力安全管理的“四招”
下一篇: 从全面质量管理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