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生在井下的火灾及发生在井口附近但危害到井下安全的火灾,都叫做矿井火灾。发生火灾的基本要素
(1)热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
(2)可燃物——它的存在是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
(3)氧气——它是维持燃烧不可缺少的条件。矿井火灾的分类
(1)外因火灾——是指由于外来热源,如明火、放糊炮、电/气焊、在井下吸烟、人为纵火等原因造成的火灾(外源火灾)。
外因火灾一般容易发生在井口附近、井下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和有电缆的木支架巷道处。
特点:突然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常可能酿成恶性事故。(2)内因火灾——是指由于一些可自燃物质(主要是煤)在一定条件或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积极热量从而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又称自然火灾)。
根据发生地点不同,矿井火灾又可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和硐室火灾。
根据燃烧物质不同,矿井火灾还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燃烧火灾、坑木燃烧火灾、瓦斯燃烧火灾和煤炭燃烧火灾。根据发生火灾性质的不同,矿井火灾还可分为原生火灾和次生或再生火灾。次生或再生火灾是指由原生火灾而引起的火灾。在原生火灾发展过程中,含有可燃物的高温烟流由于缺氧而未能完全燃烧,在排烟的通道中一旦与风流汇合,很可能再次燃烧。发生火灾事故时的应急处置
(1)井下若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通知在附近工作的人员。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护队援救,同时立即投入抢救。抢救时,应立即切断灾区内的电源并设法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的人员。(2)如果火灾不大,应立即组织力量将火直接扑灭。
(3)如果火灾范围大或是火势凶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或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与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有受威胁的可能,或是其他地区发生火灾、接到撤退命令时,就要立即进行自救和组织避灾。(4)见到火或突然接到火警通知,需要立即撤退的人员,要在判明灾情和自己实际处境以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的前提下再采取行动。任何情况下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紧急措施必须及时、正确、果断,即使是对待一次微笑的火灾也不能麻痹大意,因为阿任何犹豫和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发生火灾事故后安全撤离时应主要的事项
发生火灾事故时,如果不能直接扑灭或控制灾情,应迅速撤离火灾现场,撤离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尽最大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事故处理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并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是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3)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应在存储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
(4)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联通出口的一侧进行,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压风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5)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