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的安全生产始终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工作。煤矿的特殊环境给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水、火、瓦斯、煤尘以及顶板等灾害时刻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当前煤炭行业的深化改革将使企业面临兴衰和生存的严峻考验,此时,更应处理好安全与改革、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煤炭企业是要创造效益的。而安全是效益的前提和基础。煤矿企业安全好,方可创出高效益,而效益好才能大量增加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才更有保障,如果单纯追求效益,用压缩各种材料费用支出的办法来降低产品成本,致使各种安全设施落后陈旧,安全生产就无保障而言。在煤炭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有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在“严管理、降成本、闯市场、增效益”的大目标上,只注重“降成本”,减少对安全设施、职工福利保健场所(两堂一舍)、体育运动设施、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会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使各种零星事故不断,最终将会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一旦酿成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良影响以及对职工的心理压力,将会给企业恢复正常生产蒙上阴影,在这个方面,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就有深刻的教训。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把煤矿“安全为天”工作搞好。要安全要效益、向安全要经济增长点,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无论工作条件多么艰险,安全责任不能变;无论企业经济如何困难,要保证安全投入到位;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安全与产量的矛盾经常表现在作业安排上,作业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而产量是通过生产获得的,安全要靠作业来保障。通常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进行着多种作业,在具体安排工作时必然有不周到之处,这个矛盾将贯穿整个生产过程。采煤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生产所允许的范围内,使作业与不安全因素的矛盾经常处于缓和状态,而不发展到激化(发生事故)的程度。煤矿的支护、充填、防治水、防尘、通风、降温、瓦斯抽放、注水灌浆以及封闭采空区等作业,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在进行每种作业时,又会出现新的或另一种形式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又要通过另一种或多种作业来控制。矿井生产条件越复杂、越恶劣,不安全因素就越多,作业工作量也就越大。为有效地进行生产,就需要妥善安排作业程序,实现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的科技工作要面向高新技术,贴近工作实际,真正解决安全工作中的技术难点,这样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企业效益就会明显提高。
安全工作搞好了,促进了经济发展,效益会随着上升,与职工息息相关的工资收入和生活福利待遇才会提高。因此,发展后劲充足,效益蒸蒸日上的企业对职工最具吸引力和凝聚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吸引职工产生强大向心力的硬件保证。
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将企业数年苦心经营的业绩化为乌有,而且会严重影响煤炭行业形象和社会稳定。
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强化煤矿干部、职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意识,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积极献身于煤炭事业的积极性,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朝着现代化的煤矿目标健康发展,使企业经济更加兴旺、职工生活更加幸福、居住环境更加优美的关键是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力、安全与安定团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