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开展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2008年9月,研究成果首先在北京地铁9号线试用。目前,北京地铁11条新线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显著提升北京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风险。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核心思想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对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以预防为主,加强各阶段安全风险的预控与管控。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环境调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和工后阶段。规范、完善建设单位、各相关参建单位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责任及工作内容。着重规范、完善施工风险控制的信息报送、预警和分级响应的内容和程序。
该体系还提出了“施工单位全面监测 第三方监测单位重点监测,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巡视,风险预警以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的预警管理模式;提出了北京地铁第三方监测的工作要求;提出了现场巡视的思想,并且分工法(盾构法、明挖法和矿山法)、分对象(工程自身与周边环境)提炼,形成了现场巡视的工作内容与重点;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针对开挖面地质状况、支护结构体系及基坑或隧道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同时要求监理单位对施工工艺及设备、施工组织管理及作业状况等进行巡视。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工程分级管理,强化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管理,特殊环境的安全性评估管理,全面监控,预警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组织机构和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风险工程分级管理是对危及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区别为自身风险工程和环境风险工程,并提出了分级标准。
对高级别风险工程强化成果要求及技术审查论证程序
强化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管理是对各阶段的重大技术方案采取公司组织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如风险分级、特殊环境现状检测评估、特、一级风险工程专项技术方案等。
特殊环境的安全性评估管理是指,工前现场调查检测与评估→设计阶段施工安全影响分析+施工附加影响安全性评价→施工图设计→施工过程监控与动态评估→工后现场调查检测与评估。
全面监控,即在风险工程全面识别基础上进行全面监控,从组织机构、监控范围及方式上实施全面管控。
预警分类、分级管理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巡视预警和综合预警。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还建立了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组织机构。这个三级监控管理组织包括:公司层、项目层和实施层,在公司层建立监控管理中心,在项目管理中心即项目层建立监控管理分中心,在实施层建立工点控制中心。公司层委托专业化安全风险管理咨询机构: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单位协助公司监控中心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层委托第三方监测咨询单位:在进行现场监测、巡视工作的同时,协助项目管理中心监控分中心承担新线安全风险事务的咨询任务;实施层监理单位:现场巡视与视频监控,协助项目公司监控分中心实施新线安全风险管控事务。
同时,建立起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有:一是建立城市地下工程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存储、管理地形、建筑、道路、施工场地、地质构造、管线等信息,提供有效的显示、查询、统计、分析工具。二是进行工程监测数据、巡视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三是对盾构施工实时监控。各类盾构掘进实时参数以及材料消耗参数的采集和管理。四是进行远程视频监控。工地现场的视频图像可及时传送到监控室、办公室,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工程进展,工程现场施工的情况等。五是建立远程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数据上传、分析报警、管理等功能。平台将甲方(业主)、设计、监理、监测、施工、专家等各方组合在一起,实现文档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工作流程控制管理,共同处理和预防紧急事件。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平台全面推广应用
配合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平台在北京地铁11条新线的全面推广应用,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建立了从工点、项目管理中心到公司层的三级安全风险监控机构。在委托专业化安全风险管理咨询机构协助公司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在进行现场监测、巡视工作的同时,他们还协助项目管理中心承担新线安全风险事务的咨询任务,并组建了由40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北京轨道交通工程的各参建单位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应用中,已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成果。特别是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均按照体系要求通过信息平台上传监测、巡视等数据,各方已切实通过信息平台有效、及时地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在全网风险管理范围内,该体系的运行为保证地铁安全施工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的意识,通过现场的监测、巡视等工作,及时发现工程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