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矽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当今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法定职业病。矽肺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难以治愈,通常是在疾病期通过拍摄胸片而被发现,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失眠等,均缺乏特异性,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矽肺病,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矽肺病,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懈探索的方向。我们尝试对矽肺住院患者进行了心阻抗血流图测定,以寻求简单易行,具有特异性的矽肺早期诊断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选择年龄在45岁以上的医院后勤行政管理人员(平均年龄55岁)29人作为健康对照,58例住院矽肺患者(Ⅰ期矽肺18人,平均年龄55.2岁、Ⅱ期矽肺21人,平均年龄53.0岁、Ⅲ期矽肺19人,平均年龄55.6岁)作为观察对象,每组男女数大致相等。所有测定对象均排除了心脏、内分泌病史,矽肺外的肺病史和矽肺并发症。
1.2 测定方法 采用重复性好、对机体无创伤、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的心阻抗血流图测定方法,仪器采用上海产ZK-Ⅲ型心阻抗仪和SJ-41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前让被测对象安静休息5~10min, 再进行3次连续测定,以心功能最佳的一次数据作为分析数据。
1.3 指标选择 根据描记结果采用Kubicek公式计算 心泵功能指数:心博出量(SV)、每分搏出量(CO)、心搏指数(SVI)、心脏指数(CI)。心肌收缩力指数:心肌收缩力指数(HI)、C波波幅、Q-Z间期。
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Q-B间期(PEP)、B-X间期(LVET)、PEP/LVET比值。
2 测定结果
2.1 心泵功能测定结果 见表1。从表1中可见矽肺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呈先增大而后减小,只有Ⅲ期矽肺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矽肺各组间各指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心肌收缩力测定结果 见表2。从表2中可见C波波幅、心肌收缩力指数均随矽肺加重而逐渐降低,但矽肺组间组Ⅲ期矽肺和Ⅱ期矽肺组、Ⅲ期矽肺与Ⅰ期矽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Z间期随矽肺的加重而逐渐延长,各矽肺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矽肺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2.3 心室收缩时间间期测定结果 见表3。从表3中可见PEP随矽肺加重而逐渐延长,矽肺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差异显著性(P<0.01),而矽肺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VET随矽肺加重而呈先延长后缩短,Ⅱ期矽肺和Ⅲ期矽肺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期矽肺、Ⅲ期矽肺组与Ⅰ期矽肺组差异有显著性,PEP/LVET仅Ⅱ期矽肺和Ⅲ期矽肺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分析与讨论
阻抗血流图是运用电阻抗技术测定组织内容积变动情况,通过生理记录仪进行描记、测算的一种无创性临床检查方法,其结果受心动周期影响而呈节律性变化。国内学者曹文俊运用心阻抗血流图检测二硫化碳接触工人心血管系统影响与损害的健康监护是一种有探讨价值的测定方法。有关矽肺患者心阻抗血流图检测结果分析国内尚未见报道。
从检测分析的结果看,矽肺对患者的心功能确有影响,表现为心泵功能指标先增大后减小,LVET先延长后缩短,组间差异明显,充分反映了心脏代偿力的作有。C波波幅、心肌收缩力指数逐渐缩短,Q-Z间期逐渐延长,矽肺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矽肺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可见此矽肺患者的Q-Z间期指标变化出现早而稳定,可作为矽肺对患者心脏早期影响的研究指标。PEP、PEP/LVET指标呈逐渐延长(增大)趋势,但仅PEP指标矽肺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矽肺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可见PEP也可作为矽肺对患者心脏早期影响的研究指标。
Q-Z间期是反映心肌收缩力变化的重要指标、PEP相当于心脏射血前期,主要反映心脏等容收缩期的长短,PEP延长表示心肌收缩力减弱。由此可见矽肺对患者心功能影响最敏感、最稳定的变化是心肌收缩力改变。关于患者心功能受损的机制国内学者陈慧漪认为主要为动脉血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所致.学者顾元文认为是组织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所致,矽肺肺损伤主要病理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性细支气管及血管周围间质纤维化,随病情发展呈进行性团块状纤维化。我们认为矽肺致患者心脏受损主要为长期动脉血缺氧首先致患者心肌收缩力变化,进而发展到整个心脏功能改变。有关PEP、Q-Z间期变化与作业工人接尘量、接尘工龄的相关性及其与肺功能变化的关联性,有特作进一步观察探讨。(杜金海,尉忻菊,瞿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