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本病存在或流行,以南方、西南各省、自治区较为严重。
钩端螺旋体病以鼠类或猪为两大主要传染源,其带菌尿液污染环境后,经皮肤特别是破损皮肤而感染人体。农民、渔民、矿工、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等,因接触疫水而发病,以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主要流行于夏季(6-10月),收稻、洪水、大雨后)。临床特点起病骤然发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和触痛等。重型有肺大出血、黄疸、出血等。
【临床诊断要点】
一、患者有接触疫水,含菌物和感染动物的接触史;
二、临床特点:
潜伏期2-20日,一般7-13日,平均10天左右,由于钩体毒力的大小及侵入人体数量不同,人体免疫力和反应性不同,因而临床表现,病情轻重有较大差异。轻者一般似感冒,3-5天体温自动下降而恢复;重者出现明显或严重的败血症样症候群,甚至产生严重内脏器官损伤或功能不全,成为肺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等,本病整个病程分为三期:
(一)早期:起病3日左右,出现早期感染中毒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多为稽留热,部分为弛张热,体温39℃,头痛及全身肌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或结膜出血、腓肠肌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触痛,以腹股沟及股淋巴结多见,其次为腋窝淋巴结。
(二)中期:起病后3-10天钩体血症极期表现。本期分四个主要临床类型。
1. 流感伤寒型;
2. 肺大出血型;
3. 黄疸出血型;
4. 脑膜脑炎型。
(三)恢复期:起病7-10天后,钩体血症消失,多数病人退热后即获痊愈,不留后遗症,部分病人退热后几天至6月或更长时间,再出现发热、眼、脑膜、血液迟发变态反应,以至脑血管阻塞性病变,表现为偏瘫,失语或多次反复短暂肢体瘫痪。
三、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血沉增高,黄疸;70%病人尿中有轻度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
(二)特异化验检查。
1.病原体分离阳性。
2.血清血试验: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等。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
本病及时治疗大多愈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人可因内脏器官损伤及闭塞性脑动脉炎等出现肝、肾损害、偏瘫、失语等伤残。
一、神经系统损害,引起意识障碍,失语、失用、失写、失读、失认以及癫痫发作等伤残,参见职业性中暑有关内容评定。
二、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
参见职业性森林脑炎有关内容评残。
三、肝、肾损害:
参见其它有关内容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