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又名砒,砷为重金属毒物,本来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通常说的砷中毒,实为砷化物、特别是又名砒霜的三氧化二砷中毒,口服1mg即发生中毒。砷化物是毒性很强的物质,砒霜就是砷化物的一种。砷侵入人体,导致皮肤角化、癌变和全身慢性中毒,最终死亡。
危险接触因素
在工业生产中,砷化物的用途非常广泛,冶炼和锻炼各种夹杂物的矿石时,砷蒸气逸散到空气中,迅速氧化成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如开采雄黄、雌黄等含砷的矿石及冶炼炉的烟道灰或矿渣,含有二氧化二砷粉尘;用三氧化二砷做原料制造消毒剂、杀鼠、杀虫灭菌剂,玻璃工业的脱色剂;皮毛工业中用砷盐或三氧化二砷消毒防腐剂;制造和使用含砷颜料,如雄黄、雌黄、巴黎绿等;制造和使用含砷农药,砷化合物常用于医药,例如抗癌药、皮肤用药等;含砷合金的制造等。
砷化合物还可经皮肤或创面吸收而中毒。长期接触砷化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砷化氢吸入后引起急性溶血。职业性砷化物中毒见于金属冶炼、玻璃、陶瓷、制笔、印染及制药等生产工人。
砷中毒的症状
砷化物急性中毒在生产中较少见表现为呼吸困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皮炎、结膜炎等,甚至昏迷死亡。
慢性中毒表现为皮肤特别是手掌、足底皮肤过度角化,躯干和四肢皮肤出现明显的弥散分布的色素沉着或疣状增生;砷化物刺激鼻粘膜,可发生鼻中隔穿孔;多发性神经炎是砷中毒又的又一特征,开始四肢麻木刺痛感,继之双腿无力行走困难。
无机砷有致癌作用已被肯定,其中皮肤癌最为多见。
治疗措施
急性砷中毒解毒药选用①二琉丙磺钠;②二巯丙醇;③青霉胺。发生肾功能衰竭应及早用血液透析,并可同时应用适量解毒剂,以对肾毒性较小的青霉胺为好,剂量100~200mg,每日2~3次。急性砷化氢引起的严重溶血,根据病情可考虑换血,一次换血量约3000ml。换血过程中应注意输血反应、酸碱平衡、凝血功能等。
慢性砷中毒的治疗:解毒剂应用方法参见慢性汞中毒,此外还可用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以辅助砷排泄。皮肤或粘膜病损处可用2.5%二巯基丙醇油膏或地塞米松软膏。
职业性砷中毒的预防
首先要控制砷化物粉尘的飞扬,对产尘设备要密闭,回收、安装通风装置,防止气体溢散。其次要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防毒口罩、防护服、工作鞋等。禁止在工作场所饮食,工作后要仔细清洗。含砷污水、废气必须经过处理方可排放。
对从事砷作业的工人要定期体检,有呼吸道疾病、肝肾、血液疾病及皮肤疾病者应调离砷作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