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的箱包、时尚的皮鞋、可爱的玩具、精美的家具……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美丽的物品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产出来的;也很少有人知道,在生产中工人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与生产有关的职业危害也日趋严重。很多生产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一心追逐经济利益,置工人的健康于不顾,使得各种职业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一严重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各界的注意和重视。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在这里,我们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专家,向读者介绍一下发病率比较高和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比较大的几种职业病。
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无色易燃气体,有臭鸡蛋味,它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如采矿、石油开采、提炼、皮革鞣制、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制糖、食品加工以及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鱼舱等作业。
全世界硫化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在我国,硫化氢中毒占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
危害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急性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脏。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烦躁、意识障碍、抽搐,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一般在1500mg/m3以上)时,患者会迅速倒地,失去知觉,伴剧烈抽搐、瞬间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这被称为"闪电型"死亡。
此外,硫化氢中毒还可引起流泪、畏光、结膜充血、水肿、咳嗽、咯痰等症状。中毒者可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或肺炎。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喉头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可有心肌及肝脏损害。
处理迅速让患者脱离现场,送到有新鲜空气处并进行吸氧,如有条件应尽早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同时要积极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如中毒者发生猝死,应立即对其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迅速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恢复全身血氧供应。
预防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施和环境应密闭,生产场所要有通风排毒装置。在矿坑、井底、阴沟、蓄粪池、纸浆槽、鱼舱室等工作场所作业时,应先通风排气,或工作人员戴供氧防毒面具工作,同时身上要系救护带,危险区外要有人监护。
正己烷中毒
正己烷,是石油馏分与天然气分离过程中得到的六碳化合物。常态下为液体,主要用做溶剂。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日本等国曾有大量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病例报道。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未曾报道过一例。但近10年来,我国在工业粘胶配制、制鞋、制球、印刷、家具制造及电器制造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正己烷。近年来,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中,因防护不周已发生急、慢性职业性正己烷中毒200多例。
危害正己烷经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2,5己二酮具有周围神经毒性,可引起以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性神经病一般于接触正己烷1至数月后发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先感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而出现四肢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如发麻、刺痛,并出现感觉迟钝。检查会发现,患者四肢的触觉、痛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均减退,并且以远端为重。重者可出现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难以及肌肉萎缩、手足皮肤温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
患者在脱离接触正己烷后3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恶化。一般病程为6~30个月,恢复缓慢。
处理迄今,慢性正己烷中毒性神经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诊断一经确立,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并给予对症处理。治疗上可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促进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
预防在生产中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正己烷,工作环境应加强通风排毒。对接触者要严加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有早期中毒症状者,应将其及时调离,并进行诊治。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二甲基甲酰胺,是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可溶于水,与碱接触能生成二甲胺。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主要分布在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工业,以及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树脂、皮革等生产领域和实验室。
危害二甲基甲酰胺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后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胃等重要脏器。
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咳嗽,中毒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上腹部剧烈疼痛等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中毒数天后,患者会出现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肝损害症状和肾功能障碍,也可出现一过性心脏损伤。皮肤被二甲基甲酰胺污染后可出现皮疹、水肿、水疱、破溃、脱屑等,并会出现麻木、瘙痒和灼痛症状。
处理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治疗。中毒发生后,应迅速让中毒者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皮肤污染者要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保护肝、肾、胃等脏器。
预防相关的工业领域应对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密闭管理,工作场所应有有效的通风设备。要加强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监测,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工作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做好上岗前和在岗的定期医学监护。
尘肺
尘肺是我国最常见的职业病。根据我国职业病名单规定,现有12种尘肺被定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陶瓷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云母尘肺、滑石尘肺、炭黑尘肺、铝尘肺、石墨尘肺。在我国,受尘肺危害的人群主要为煤炭、冶金、有色等矿山和建材、铸造、石粉加工、玻璃制造等工厂的粉尘作业工人。石棉矿和石棉加工、制品厂产生的石棉尘不仅可引起石棉肺,还可导致肺癌及恶性胸膜间皮瘤。
据全国职业病报告材料,截至2001年底,我国累积发生尘肺病人569129例,其中已死亡135951例。我国职业性尘肺病人主要分布在四川、辽宁、湖南、山西、江西、黑龙江等省,这些省的病人占全国总病人数的一半。病人主要分布在煤炭、冶金、有色、建材等工业系统,这些行业的病人数占全国病人数的87%。目前,每年全国都有1万多新病人出现,另有约5000人死亡。另外,全国还有疑似尘肺者60多万人。我国是全世界尘肺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近年来在有色、冶金企业某些厂矿尘肺发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全国总的发病趋势仍在增长。
危害尘肺是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生产性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发病工龄一般为20年左右,最短可在半年左右发病。病人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咯痰、胸痛、气短及肺功能减退。很多患者最终可因肺的广泛纤维化出现呼吸衰竭或合并感染、气胸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