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有机溶剂是指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能够溶解另一些物质的液体,常见的有机溶剂有正己烷、苯、甲苯等30余种。
常见有机溶剂中毒的特点
(1)苯及其混合物、甲苯和二甲苯、汽油和柴油等三类化合物,是导致有机溶剂中毒的主要危害物;其次,是四氯化碳、正己烷、二氯乙烷、二硫化碳等。
(2)有机溶剂中毒事故多发生于每年的4月~7月。
(3)发生在制造业的有机溶剂中毒事故最多,其次是化学工业、建筑、运输与仓储、服务业、商业等。
(4)中毒事故主要集中在喷漆、清洗、检修、胶合、生产和搬运等岗位。
(5)发生在密闭空间和地下室的事故较多,主要与防腐涂刷和清洗作业有关。
避免有机溶剂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1)工作场所要安装通风排毒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
(2)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场所,应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如在工作场所设置相应的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淋浴和洗眼装置等。
(3)设置泄险区、应急撤离通道、风向标等。
(4)作业人员应配备适合的呼吸防护产品和皮肤防护产品,工作中坚持正确佩戴。
(5)作业人员尽量处于上风位置进行操作。
(6)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要及时调离有机溶剂作业岗位。
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重点防护部位
有机溶剂挥发出的有机蒸气,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眼睛或皮肤直接接触可进入人体,作业人员应加强呼吸、皮肤和眼面部的防护。
哪些行业或工艺会接触到苯及其同系物
(1)蜡、油、脂、橡胶、树脂、油漆和氯丁橡胶等使用的溶剂。
(2)苯乙烯、苯酚、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化肥、炸药以及农药的生产原料。
(3)制鞋、箱包行业使用的胶黏剂和处理剂。
(4)装修、家具制造业使用的油漆等。
苯中毒主要症状
(1)急性苯中毒表现为流泪、咽痛、咳嗽,继而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神志恍惚、步履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时,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
(2)慢性苯中毒早期最常见的表现是神经衰弱,主要是头晕、头痛,之后出现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血液检查白细胞减少;经常会有皮肤干燥、皲裂、过敏性湿疹等。
哪些人不适合从事苯作业?
有以下疾病或症状者不适合从事苯作业:
(1)血常规异常。
(2)患有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疾病等。
(3)脾功能亢进者。
(4)有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者等。
哪些行业或工艺会接触到正己烷?
(1)石油加工的催化重整、食品制造业的粗油浸出、塑料制造业的丙烯溶液回收、日用化学品的花香溶剂萃取。
(2)印刷、五金、电子等行业的除污清洁剂。
(3)皮革鞋业黏合剂,清漆、白电油、开油水、开胶水、粉胶等化工产品等。
正己烷中毒主要症状
(1)高浓度吸入正己烷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及麻醉症状。
(2)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疼痛、下肢沉重感,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医生检查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哪些人不适合从事正己烷作业?
患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者不适合从事接触正己烷作业。
哪些行业或工艺会接触到三氯乙烯?
(1)橡胶、树脂、生物碱、蜡的溶剂。
(2)金属部件的脱脂、去污清洗以及油脂、石蜡的萃取。
(3)冷冻剂、杀菌剂、衣物干洗剂、印刷油墨黏合剂、去污剂、化妆用的清洁液、农药制备及塑料合成等。
三氯乙烯中毒主要症状
(1)短时间接触高浓度三氯乙烯,可导致急性中毒,早期有头晕、头痛、乏力、颜面潮红、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继而可出现心悸、胸闷、恶心、食欲缺乏等,易激动、步态不稳,并可出现轻微意识障碍。
(2)接触30天左右可能导致剥脱性皮炎。
(3)长期反复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哪些人不适合从事三氯乙烯作业?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过敏性皮肤病者,不适合从事接触三氯乙烯作业。
哪些行业或工艺会接触到四氯化碳?
(1)氯氟甲烷、氯仿、多种药物化工原料的制造。
(2)油、脂肪、蜡、橡胶、油漆、沥青及树脂的溶剂。
(3)冷冻剂、灭火剂、杀虫剂、驱虫剂、熏蒸剂。
(4)机器部件、电子零件的清洁剂。
四氯化碳中毒主要症状
(1)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表现为流泪、眼痛、鼻不适感、咽干、咽痛、无痰性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腹水、肝昏迷等。
(2)长期反复接触四氯化碳可有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缺乏、恶心、腹泻和腹痛等症状,伴有肝、肾功能损害;皮肤可出现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哪些人不适合从事四氯化碳作业?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方面的疾病者不适合从事接触四氯化碳作业。
发生急性有机溶剂中毒怎么办?
(1)应及时将中毒者安全转移到上风处或空气新鲜的场所。
(2)给中毒者脱去被污染的衣物。
(3)用清水或温水对被污染的皮肤进行及时、彻底地反复冲洗,一般需清洗二三十分钟。
(4)尽快将中毒者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