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安环家平台发起的真事故预防服务联盟(以下简称“TAP服务联盟”)宣告成立,吸引了超200家服务机构加入,成为国内首个、最大规模的事故预防行业共同体。
该联盟基于业界权威的事故致因理论模型,秉承“真服务、真预防、真安全”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在行业内打造标准化、专业化、可复制的事故预防服务模式。
对此,安环家平台专访了事故致因“2-4”模型的创始人傅贵。傅贵教授深入阐释了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同时表达了对TAP服务联盟的建议和期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事故致因“2-4”模型创始人傅贵
01
轻理论的行业弊病有望改善
安环家:安环家最近推出的TAP服务联盟是基于您提出的事故致因模型精心构建的,对于这一应用,您有何评价?
傅贵:事故致因“2-4”模型从提出至今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学界和业界被广泛论证及应用,得到实践的检验。在我看来,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事故预防,若不先选定一个理论模型,确立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工作将无法有效开展。然而遗憾的是,当前不少企业在事故预防和安全工作实务中,缺乏主动应用事故致因理论的意识。
最近,我也实地走访调查了一些企业,发现许多企业对事故致因模型非常缺乏了解,对安全工作即事故预防工作,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认识。事故预防仍然基于感性认识,依赖经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五花八门的动作,难以实现风险减量的目标。
此次安环家平台发起的TAP服务联盟,主动应用事故致因模型,倡导行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向统一、专业、透明的标准化服务模式迈进,我非常支持这一举措。
我相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事故预防服务轻理论的顽疾将有改善的希望,那么“真服务、真预防、真安全”的事故预防服务也会有落地的可能,从而真正帮助企业筑牢安全生产根基。因此,我对TAP服务联盟的发展充满期待。
02
打破壁垒构建长效正循环
安环家:您认为TAP服务模式的推出,对安责险的落地是否有积极作用?
傅贵:和其他险种不同,安责险的首要功能是事故预防而非损失赔偿。尤其是安责险具有双强制属性——强制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企业投保,强制保险公司承保,但双方都缺乏进行专业的事故预防能力,对第三方事故预防服务机构的甄别能力也十分有限。也就是说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TAP服务联盟的出现,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能很好地弥合信息鸿沟,有利于构建长效正循环机制。
首先,TAP服务联盟致力于建立统一、透明、高效的服务标准,相当于提供一份可信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名单,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在选择服务机构时有效规避市场上的“假报告”和“假服务”。
同时,TAP服务联盟在行业内倡导“线上自主风控系统+线下风险管理师”的一站式全程风险管理模式。通过专业化工具标准支撑以及深厚数据沉淀,保障事故预防服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落地,为服务机构突破实施标准不一、过程管控缺失等发展瓶颈提供了有力抓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事故致因“2-4”模型创始人傅贵
03
?安环家平台再次先行一步
安环家:安环家平台是国内起步较早的安全风险管理产业互联网平台,安环家发起建立行业联盟具备哪些优势?
傅贵:作为安环家曾经的首席科学家,我亲自见证了它的成长和进步,在行业内及监管侧都有很高的认可度。安环家拥有二十余年的安全风险管理经验积淀,和行业内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现在由平台牵头发起行业共同体,能够为联盟成员带来丰富的专家资源、海量的风险数据和一系列智慧风控工具。
通过这些优势,未来可以撬动更多行业资源,推动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安责险落地、为整个社会的安全生产贡献更多力量。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让行业更深入地意识到主动应用事故致因理论的必要性,从而提升事故预防服务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安环家:目前TAP服务联盟已吸纳206家专业服务机构,对于联盟未来的发展,您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傅贵:作为一名聚焦安全风险控制研究二十余年的人,我首先建议TAP服务联盟继续强化理论的应用,将理论作为指导实践的灯塔,持续增强理论性、逻辑性,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事故预防服务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再者,TAP服务联盟作为一个行业共同体,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行业和社会责任。未来应该持续优化联盟章程和合作模式,帮助企业和保险机构以合理成本获得高水平的事故预防服务,切实实现风险减量目标。除了第三方服务机构外,联盟还应该多吸纳保险机构、生产企业、行业专家等相关的行业角色参与进来,共建共享共治,探索合作共生的行业新生态。
傅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安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提出并持续完善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已将其广泛运用于各行业的安全管理实践。
在国内外兼任或曾兼任二十多项学术职务,主要有: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委会委员、澳大利亚莫那殊大学荣誉研究员、期刊Safety Science副主编及国内多家安全期刊编委等。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及10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出版论著近200余篇部,科普文章1000多篇,安全实践活动涉及十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