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501切眼掘进工作面将与1501回风巷贯通,通风系统调整为1501运输巷进风→1501切眼→1501回风巷→1501回风斜巷→一采区回风平巷→风井。(附图)
二、组织措施
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机电工程师、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担任,通防科、机电科、调度室相关人员及通风队人员为小组成员。
组长:祝俊江(总工程师)
副组长:叶斌( 机电工程师)、王希峰(机电矿长)、陈作(安全矿长)、郭电海(生产矿长)
小组成员:通防科、机电科、调度室相关人员及通风队人员
三、工作安排
1、系统调整前准备工作
1)、系统调整前作好调整系统所需的仪器仪表检查工作,如风表等,提前完善工作面各地点通风设施,检查通风设施的完好性等。通风科测风人员对主斜井和主斜井、副平硐、一采区轨道下山、1501运输巷和回风巷、1502运输巷和回风巷、总回风巷等地用风进行一次测风。
2)、贯通前在1501运输巷回风斜巷处准备搭建临时板墙所需材料,包括木柱,风筒布、钉子、木条等。
3、由当班瓦斯员负责检查切眼、运输巷、回风巷的瓦斯浓度,低于1%时,方可实施贯通作业。
4、贯通后,由瓦斯员协助当班掘进班长撤出运输巷、回风巷所有工作人员,并于运输巷、回风巷巷道口设置栅栏,悬挂警示牌板,禁止与调整风流无关人员入内。
5、贯通后,停止运输巷、回风巷局扇运转。
6、在1501运输巷与1501运输巷回风斜巷之间搭建临时板墙。要求该1501回风巷内有进风100m3/min左右,防止1501回风斜巷至一采区回风上山之间形成无风段(该巷道将作1801运输巷回风绕道,绕道形成后再进行密闭施工和撤出1501运输巷的防突风门)。
2、系统调整工作安排
1)、1501切眼完全贯通前在1501运输巷与回风斜巷交汇处设置好临时板墙,控制好回风斜巷板墙处通风风量。
2)、1501切眼完全贯通并加强支护后(回采前需更换单体液压柱和超前支护等工作),电话通知调度室,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
3、调风结束后各用风点风量
现矿井采掘布局,即1501回采工作面、15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5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风量分配计划如下: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全矿井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大班下井人数计算。
Q矿井=4×N·K矿通
式中:Q矿井--矿井总供风量,m3/s;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按50人计算;
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取K矿通=1.25。
Q矿井=4×50×1.25=250m3/min=4.16m3/s。
2)、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计算。
Q矿井=(ΣQ采+ΣQ掘+ΣQ硐+Q其他)·K矿通
式中:ΣQ采--采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
ΣQ掘--掘进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
ΣQ硐--独立回风的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
ΣQ其它--矿井除了采煤、掘进和硐室地点外的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m3/s。
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本矿采用分列抽出式通风,K矿=1.20~1.25) 取1.25;
①采煤工作面的风量确定
▲按瓦斯涌出量:
Q采=100×q瓦采·K采通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
q瓦采--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标准,采用分源预测法进行预测计算得7.23m3/min(已抽采,计算过程见本章第三节)。
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机采工作面取1.2~1.6,这里取Kc=1.4;
Q采=100×7.23×1.4=1012.2m3/min=16.87m3/s
▲按工作面风温计算
Q采=VC·Sc·Ki
式中:VC--采煤工作面适宜的风速,按20~23℃风速选取为1.0~1.5m/s,本矿取1.5m/s;
SC--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本矿开采层C5煤层厚度为1.7m,最大顶控顶距为5m,最小控顶距为3.8m,则有效断面为(5+3.8)/2×1.7=7.5m2;
Ki--采煤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
Q采=1.5×7.5×1=11.25m3/s=675 m3/ min
▲按工作面人员数量计算
Q采=4Nc
式中:Nc--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30人;
Q采=4×30=120m3/min=2.0m3/s
▲风速验算
按规程规定,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速0.25m/s,最高风速4m/s,则:
0.25St≤Q采≤4St
0.25×7.5=1.875 m3/s
4×7.5=30m3/s
St--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段面,取St=7.5m2
根据以上计算,采煤工作面需风量Q采=1012.2m3/min=16.87m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