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遭遇倾向理论实际上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修正。自格林伍德的研究起,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关于事故频发倾向者存在与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前后不同时期里事故发生次数的相关系数与作业条件有关;工厂规模不同,生产作业条件也不同,大工厂的场合相关系数大约在0.6左右,小工厂则或高或低,表现出劳动条件的影响。
事故遭遇倾向论是阐述了企业工人中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存在着容易发生事故倾向的一种理论;即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根据这一见解,克而调查了53个电子工厂中40项个人因素及生产作业条件因素与事故发生频度和伤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影响事故发生频度的主要因素有搬运距离短、噪声严重、临时工多、工人自觉性差等;与事故后果严重度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工人的“男子汉”作风,其次是缺乏自觉性、缺乏指导、老年职工多、不连续出勤等,证明事故发生情况与生产作业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事故遭遇倾向的理论,一些研究还表明,事故的发生与工人的年龄有关。青年人和老年人容易发生事故,此外,与工人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对于一些危险性高的职业,工人要有一个适应期间,在此期间内新工人容易发生事故。内田和大内田对东京都出租汽车司机的年平均事故件数进行了统计,发现平均事故数与进入公司工作时间长短有关。司机们在刚参加工作的头三个月里事故数相当于每年五次,之后的三年里事故数急剧减少,在第五年里则稳定在每年一次左右,这符合经过练习而减少失误的心理学规律,表明熟练可以大大减少事故。但仍有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事故倾向性如果存在的话,可能不单纯是人的失误,而主要是人机系统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