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位就是船舶在航道上的位置。内河引航中通常用目测定位法确定船位。随时准确地掌握船位是确保航行安全的关键。对内河引航来说,研究船位的目的不在于如何测定船位,而是探求在某河段中,哪个位置才是船驶过时的合理位置。
在航行中,常可听到“船没有走落位”或“已经落位了”这样的话。这个“落位”就是判定驾引人员是否已经根据航道条件和船舶性能,正确地驾驶船舶,航行于预定航路上的具体标志。“落位”了,表示内河船舶置于航道内最有利的位置航行,此时,航行安全有了保证,船舶经济效益也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没有落位”,那就是得到相反结果。
关于“落位”的含义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船舶首尾线与流向间的夹角,力求最小。
这是衡量船舶是否“落位”的第一个要素。船舶不论在上水呀下水航行中,当首尾线与流向间有了夹角后,船舶就产生偏移,其后果是:(1)降低航速。(2)使航向稳定性降低。(3)船舶不易控制,易酿成事故。
2)船舶离岸距离要恰当。
离岸距离恰当与否,实质上是辨认主流、缓流位置和判明航道边界的问题。下水船应尽量抓住主流航行,利用水流流速来提高航速。上水船则应在缓流区航行。离岸距离的测定,驾引人员应多注意平时练习。最主要的还在于识别主流位置和航道边界,使船舶航行于最有利的航道内。
3)定向航行的距离要长。
定向长距离航行,可以避免多操舵,防止航行阻力的无谓增加,简化操作过程,总之,对提高航速,保证操作质量都有利。
驾引人员在引领船舶中,如能达到上述三点要求,那么船舶在航道内的位置和航向,都将恰到好处,既符合客观条件,又实现了安全迅速航行的主观愿望,那时的船位也就“落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