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一般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易挥发、易扩散的气态毒物或易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易引起急性中毒,如光气、氯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砷化氢、苯、汽油等。
慢性中毒是指长期少量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此类毒物大多数有蓄积性,如铅、锰、汞、苯胺、四氯化碳等引起的慢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
2.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急性中毒多是在现场突然出现异常情况,设备损坏致使大量毒物外泄或外逸时发生的。及时、正确地实施现场抢救,对于挽救危重中毒患者生命、减轻中毒症状、防止合并症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争取了时间,为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1) 现场急救设施
有剧毒物质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应设置救护室或救护站。医护人员应熟悉毒物作业环境,能够分析事故原因,掌握职业中毒的特点和急救的医疗措施,随时做好救护和抢救的工作准备。救护站应配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器械和急救药品。
①急救设备和器械。救护站应配备救护车、抢救担架、救护床;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氧气呼吸器、苏生器、氧气瓶或袋;清水及清洗设备。
应配备的医疗器械有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开口器、压舌板;外科切开和缝合器具、消毒包;止血带、纱布、棉球;洗胃器、洗眼器、吸水器;针灸针、夹板、绷带等。
②抢救药剂和药品。一般药物如2%的硼酸水、5%的碳酸氢钠溶液、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回苏灵、洛贝林等;强心剂,如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等;镇静剂,如杜冷丁、安定、冬眠灵、非那根等;氧气;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注射液。解毒药品应根据毒物作业场所的具体毒物做相应的准备。
(2) 急救现场准备
①救护者防护准备。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入体内。因此,救护人员在抢救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如穿好防护服,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否则,非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使中毒事故扩大。
②切断毒物来源。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切断毒物来源。对于已经泄漏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开门窗,或者进行中和处理,降低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